長安,皇宮兩儀殿里,前來參加逢五日大朝的朝官們井然有序的隨著仗衛退出殿外,小黃門跑來向秦瑯恭敬傳皇帝諭旨。
“宅家召秦相甘露殿仗下奏對。”
秦瑯抬頭望了殿上一眼,皇帝已經在內侍簇擁下先走一步了。秦瑯有點煩,煩死了,有事沒事開會,雖然現在改了朝制,兩天一常朝,五天一大朝,偶爾還能睡睡懶覺了,可皇帝動不就搞什么御前會議、仗下奏對。
剛臨時到吏部主持事務,京察正忙呢。
“昨日韓臺長曾帶臺院崔侍御面圣····”小黃門低著頭,余光迅速瞧了左右一遍,見左近無人,迅速而輕聲的說道。
秦瑯有些意料的瞧了瞧這小黃門,看身上的衣服冠帶,這是個六七品宦官,應當是內侍省的正六品下內謁者監,這已經算是宦官里的小高層了。內謁者監有十人,再往上就是五品的內給事和內常侍,四品的內侍和少監,以及三品的監。
雖然內侍省是一個宦官機構,但唐初卻主要用文官來主持,所以監、少監一般往往用的是文官,宦官能做到最高的也就是四品的內侍了,有四個位置。
內侍以下,就是以內從侍、內給事、內謁者監、內謁者為主。
“太監何名?”
秦瑯平淡的問道,這不是罵人,而是一句恭維話,唐初的太監,一般是尊稱各監的長官,如秘書監也可被稱為大監或太監,另外都水監、國子監、將作監,還有少府監等長官,也是如此。
而內侍省隋朝時也曾改為長秋監,也用過宦官做少監,監。
“奴婢內謁者監高權,可不敢當太監之稱。”
秦瑯點了點頭,“高權,我記住你了。”
高權也是個懂事的人,他這般冒險泄露宮中機密,其實若被發現就是死罪,甚至還可能要牽連秦瑯。但富貴險中求,若沒有過硬的關系靠山,做到六品內謁者監已經到頭了。他前朝時就入了太極宮,得養父隋內侍高要所養,故此能在一眾宦官中脫潁而出,只是養父雖然為了鋪了路,但現在太上皇的大安宮里了,和太上皇一樣沒了半點實權。
高權還年輕,有野心,所以雖然與外臣宰相私下往來,這是死罪,但還是忍不住走了這一步。
他剛才透露給了秦瑯一個重要的消息,皇帝找秦瑯仗下奏對,跟御史臺的新御史大夫韓仲良以及侍御史崔仁師有關。
這是讓秦瑯心里早有準備,免的到時御前無備。
秦瑯走了。
高權低著頭站在原地,激動的渾身顫抖,甚至后背都濕透了。衛國公雖然只是問了他一個名字,可已經足夠了。如秦瑯這樣的宰相,總不可能在這里跟他多聊,更不可能給他什么承諾。
沒檢舉他,其實就已經成功了。
他賭對了,秦瑯這樣的年輕宰相,絕對不是那種死板的人。換一個人,他絕對不敢,比如說魏征、蕭瑀,那就是去送死。
秦瑯隨另一位身份更高的四品內侍前往甘露殿。
路上思考著御史臺手里有什么文章,馬周離開御史臺后,是韓仲良接任,他以前做過刑部尚書、秦州都督等職,關中三原人,秦瑯在三原的莊子跟韓仲良家挺近。
老韓家其實郡望南陽,南陽韓氏也算是山東五姓之后的中原一線士族名門了,老韓家是比較早跟關隴集團合流的,這方面比同是南陽郡望的南陽劉氏的劉洎可強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