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郎身為宰相,遇彈劾能夠主動請辭回避,配合調查,朕深感欣慰,此等光明磊落行為,讓朕對秦三郎的德行無疑,但為證三郎清白,朕接受三郎辭職,暫免去秦瑯同平章事、檢校吏部尚書、京兆尹之職,待調查結束若清白無罪,再復相復職!”
皇帝把秦瑯夸了一通光明磊落,高風亮節,接受他的辭職,然后給秦瑯賜書百卷。
“臣還有一個請求,希望圣人能夠免去家父宰相之職!”
誰也沒料到,秦瑯不但辭了自己的宰相職位,居然還要給父親秦瓊辭相。
“請圣人允許,以示公正,保證調查案的順利進行。”
秦瓊都遠在松州,幾年都不回朝了,能影響個啥,他那宰相,誰都知道,只是掛個名而已。
上次李靖和楊恭仁的宰相銜去了,唯獨秦瓊的沒去,可知皇帝對秦瓊還是不一樣的。
“免去秦瓊平章軍國重事之銜,加賜松州食邑,食實封通前共兩千五百戶!”
秦瑯接著又奏。
“臣監修之大明宮已經完工,臣請免去檢校司空之銜。”
李世民瞧著秦瑯,覺得這家伙有點來勁了,對著他瞪了一眼,讓他見好就收,可秦瑯卻沒退下。
“好,便免去秦瑯檢校司空。”
“陛下,臣還有一事,朝廷制訂文武散階制度,以散階為本品,臣此前先后擔任過文武之職,陛下曾先后授文散階開府儀同三司和驃騎大將軍武散階,于朝廷所新定之散階本品制度不符,臣請陛下罷去一個,只保留一個。”
李世民煩死了。
本來今天朝會這出,也只是前幾天爺倆已經說好的,配合著演出戲,讓御史臺調查,秦瑯辭職,開這么個先例,以后李世民若是看哪個宰相不順眼了,也不用再踢御案,或是直接下旨罷相,而是讓御史臺來出面,這樣收放更加自如一些,也方便將來子孫后人當皇帝時操作。
可秦瑯有些得寸進尺了,說完這個,又提那個的。
幫他爹把宰相銜都辭了。
不過秦瑯這文武雙散階,也確實有點特殊,朝廷里獨一份,散階正式改定前,這種情況倒也是有的,可現在新制下,文武分行,雖然官員可文可武,但也沒誰兩邊都掛著。
之前也算是給秦瑯的特殊待遇,現在他主動要去掉一個。
挺懂事的。
可在其它官員們看來,好像秦三郎在鬧情緒了。
嗯,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秦三郎好像經常鬧情緒,還記得玄武門剛過時,就曾經因為拒皇帝賜皇妹一事,鬧的有點厲害,最后硬是讓皇帝以女兒代妹妹賜婚才算解決。
這一次,又不知道秦瑯要鬧到哪樣了。
可鬧歸鬧,大家都知道秦瑯圣寵無比,再怎么鬧,也沒關系的。
“那便保留你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文散官,免去驃騎大將軍從一品武散階。”李世民做出決定。
“陛下,臣想保留武散階。”秦瑯站在那里道。
李世民開始咬牙切齒,你鬧個啥啊,是不是反悔了,不想罷相?
“臣是覺得臣也算微有戰功,玄武門奉天靖亂,終南山承旨招安,幽州定亂,涇州平叛,更有嶺南撫蠻,隴右討羌,滅國吐谷渾之功,臣讀的書少,估計留文散階,士大夫們也不愿意與我為伍的。”
李世民壓著脾氣。
年輕人終究還是沒這么淡泊嘛,也還是有些舍不得宰相之職嘛,算了,不跟你一般計較,隨你折騰會。
保留武散階就武散階吧。
“三郎,開府儀同三司這個銜可是比較難得啊。”李世民再次提醒秦瑯,文武分列,打天下的時候武比文重,但現在治天下的時候,當然是文比武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