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瑯私下拜會過房玄齡的當天下午,長安城外廣運潭的一個倉庫前,就完成了一筆靜悄悄的買賣。
一名胡商將倉庫里的八百石胡椒交割給了另一名胡商。
兩個大胡子商人,高鼻深目大胡子,都是來自西域的粟特胡,一個姓石一個姓安,這筆金額巨大的交易,進行的很順利,如此大宗的香料,雙方甚至沒有討價還價。
整整八百石胡椒,就這樣易手了。
安祿山笑著查看了銀票,一張張四海銀行的銀票,每張面額一千貫,上面蓋著大小三十多個印章,還有署名,特殊的紙章,以及各種防偽記號,再加上專門的信物等,使的這批銀票得到保證。
一百張,三十萬貫。
安祿山清點完,笑著合上箱子,“合作愉快,兄弟!”
石敬宗笑著跟安祿山擁抱,“合作愉快!”
交易完成,兩個粟特胡人也沒過多的寒喧,安祿山把八百石胡椒和整個倉庫,都一起送給了石敬宗。
坐著馬車,帶上三十萬貫銀票離開。
他的兒子不解的問,“這八百石胡椒奇貨可居,三十萬貫就賣給石敬宗,也太便宜他了!”
近十萬斤的胡椒,這個胡椒倉庫,是整個關隴最大的一筆胡椒庫存了,全部從海上販運過來,在交州太平港登陸,走陸路經鎮南關,過邕州、桂州,然后由湘入漢,最后抵達京師,剛到京師沒多久,就被賣給石敬宗了。
平均三貫一斤,價格上確實已經夠便宜了。
正常來說,若是按以往的分銷販賣法,這么多胡椒,能起碼再賣五到十萬貫錢。
安祿山卻只是閉著眼睛笑笑。
“我們也只是大丫環帶鑰匙,又不真的當家做主,這胡椒本就不是我們的,既然胡椒的主人說賣,我們就賣,價格也都是上面定的。”
“三郎不是最當紅得寵,怎么現在卻要賤賣這些胡椒?”
“你知道石敬宗是替誰家做事?”
“知道,范陽盧家。”
“錯,是盧李房三家,范陽盧氏第二房、隴西李氏姑藏房還有這務本坊房氏。”安祿山是個豪商,他管理的四海商號,資產過百萬貫,但那并不是他的產業,他只是代為管理,四海商號有十幾家股東,最大的股東是衛國公秦瑯。
而他正是衛國公選派過去的大掌柜。
做掌柜的,當然得聽東家的。
八百石剛運來長安的胡椒,三十萬貫賤賣給了石敬宗,自然是三郎的意思。
“三郎就是要把這八百石胡椒送給石敬宗,我們也不能干涉。”
“可是為什么啊?”安慶祥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