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李淵看著裝在晶瑩剔透玻璃判瓶中的那小塊其貌不揚的香料,“這就是龍涎?”
“這世上真有龍乎?”
秦瑯沒見過龍,只見過各種各樣的龍的圖畫,他不能說以前沒有龍,但是起碼現在沒看到,或者說古人所說的龍,也許真的就是恐龍也說不定,就好比唐人就把南方的鱷魚稱為豬婆龍一樣。
大唐朝廷官方有冊封過四海龍王,在以前中原本土更多的是五帝龍神,然后佛道結合,龍神變成龍王,朝廷更是直接官方冊封了四海龍王,詔封東海龍王為廣德王,南海龍王為廣利王,西海龍王為廣潤王,北海龍王為廣澤王。
四海龍王里面,東海地位最高,南海其次,因為西海和北海遠在蠻夷之地,故只行二時望祭之禮,地位低的多。
而東海龍王則由朝廷每年四時在登州祭祀,還有密州明州等諸港建廟。南海龍王則在廣州祭祀,并在欽州交州等建廟,給他們劃分了地盤領海。
四時祭祀,以祈求風調雨順,海上一帆風順。
李唐的皇帝們還不流行穿龍袍,但宮殿里帶龍的東西很多,只是李淵也從沒見過龍,“聽說前不久隴右地龍翻山,頻現巨龍之骨?”
秦瑯微微一笑,前不久隴右那邊發生了等級不小的地震,許多山都震裂開坍塌,許多百姓也遭受災害傷亡,好在有朝廷及時的救援賑濟。事后有人發現,有幾座震開的大山里,居然露出了許多巨型的龍骨。
也有人上報說是巨蛇骨,秦瑯看過鎮撫司劉九他們給他的報告,上面有繪圖,他可以很肯定的說,那是恐龍化石,很珍貴。
但對于許多百姓來說,這就是龍骨啊。
好多百姓搶奪,商人高價收購,有人是要挖回去鎮宅辟邪,有人是覺得這是神龍之骨,能當神藥吃,鎮撫司迅速干涉,封鎖了各處現場,將一些完整的恐龍化石給帶回來了,一些散碎的則就地處置了。
“聽說三郎你對古獸很有研究,你說那是巨龍嗎?”
秦瑯也只是曾收購過甲骨,研究甲骨文而已。
“圣人,據臣觀測,那些巨骨當屬于上古神龍的亞種,是神龍變種,摻有神龍血脈,但非純血的神龍。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但龍血脈還較高,九子再不斷繁衍,最后許多后裔已經只有稀少的血脈了,這形狀也只保留了神龍的部份特征而已。”
李淵對這個胡扯的說法,卻深信不疑,認為秦瑯連神秘的上古骨甲文、先秦籀文都能認的出,絕對是個專家。
而且他昨天還剛看到了一副恐龍骨,是鎮撫司運回長安的龍骨之一,皇帝送到大明宮的太液池上仙島殿中保存的,那龍骨確實非凡,絕非一般巨獸,秦瑯所說很有道理。
“也許陸上已難尋神龍,就連龍裔也見不到了,或許海里還有神龍吧,就如這龍涎便是明證。”
秦瑯毫不留情的打破了李淵的幻想。
“其實,海上的漁民早已經發現了龍涎香的秘密,這種龍涎其實是海里一種巨大的鯨魚所出,此鯨名為抹香鯨,這種海中巨獸可重達十萬斤,身長超過六丈。體形似魚,卻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的。”
“其幼獸一出身就身長一丈有余,頭大尾小,有如青蛙蝌蚪,他們棲息于水深三百丈以上的深海,喜群居,一群往往有數頭雄鯨和幾十頭雌鯨以及仔鯨,也有大群達二三百只。它們在水面上漂浮睡眠,一睡就好幾個時辰,它們喜歡吃深海烏賊,最喜歡吃的是一種重達四五百斤,長達三四丈的巨槍烏賊,也叫大王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