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秦家掌握著香水的獨家秘密,而許多唐人只能根據既有的道家的‘升煉’傳統,再根據市場上的波斯薔薇花露水和秦家香水的樣子進行破解。
他們研究來研究去,也只停留在‘采花浸水,蒸取其液’的這么一步,于是制造出來的都是‘仿薔薇露’,更類似于薔薇花露,但與秦氏香水完全不是一類產品。
最后長安市面上大唐本土商人出售的花露水,其實是與‘蒸香’結合在一起,移花接木的大唐版香露。
他們把沉香、檀香等硬質香料,或是浸在蘇合油、薔薇水中,或者是與香花密封在一起,置于湯鍋之內經以熏蒸,由此讓香料獲得復合性的香調,這樣得到的香水,其實是香液。
香液使用也是放入香爐里,用盤在火上蒸烤。
比起秦家這種直接抹點在身上、衣上的香水,可差遠了。
現在長安流行的新時髦玩意,便是于香爐中蒸花露,花露蒸沉液,滿室香。
有些商家甚至還提供簡單的花液,就是鮮花或干花經過蒸餾提純得到的帶香味的花液水,賣給貴族們用來蒸香料,或者是用來香鋪里再加工蒸制香露水。
這種先蒸再浸經過種種工序的大唐香液,本質上就是一種半截子技術產品,但比起傳統香料來說,卻是能讓單香變成復合香,尤其是帶上一些香花。
當然,在冬季干燥的屋內,蒸香露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加濕,這倒是個意外收獲。
畢竟香露液純度不高,不像秦家的香水,死貴死貴的一點點,一次也就抹那么一點點,哪像香露液一樣,跟蒸醋一樣的一次蒸上一大瓶。
好東西需要包裝,更需要對應的高價。
如波斯商人們為了賣肉桂,于是便編造了一個故事。
他們說在波斯的高原上有一種巨大的鳥,這種鳥從遙遠的地方銜來肉桂樹枝,并用這些樹枝在懸崖上筑巢。
為了能得到這些肉桂樹枝,商人們雇傭最優秀的獵人,把一些很大塊的牛肉放在外面,引誘大鳥抓住這些牛肉帶回自己的巢穴,但是這些牛肉太大太重,會把巨鳥的巢穴壓塌,于是聰明的商人便會派勇敢的獵手,在那巨鳥的攻擊下搶奪掉落的肉桂樹枝,再拿來販賣銷售。
可事實上,波斯并不產肉桂,肉桂真正的產地在印度洋的斯里蘭卡島上,那里有茂密的肉桂叢林,最早把肉桂運往西方的也并不是波斯人,而是斯里蘭卡上的商人,他們將肉桂販到天竺,然后天竺商人又販到波斯。
波斯商人再壟斷了與羅馬、埃及等國的肉桂貿易,于是歐洲人都被波斯人欺騙,以為肉桂是波斯所產,還真相信有巨鳥以肉桂枝做巢這事。
再比如龍涎香,本是抹香鯨鯨魚體內不能消息的魷魚嘴等被腸道內的分泌物包裹,最后吐出體外在海上漂浮百年后所成,可愣是被商人們編了一個神龍睡覺,夢中流涎,而化為香的神奇故事。
于是應當是抹香鯨屎一樣的東西,搖身一變成了高大上的龍涎香。
對于商人來說,他們可不會想著造福人類什么的,他們想的只是如何把利潤最大化,好東西就得不便宜。
秦瑯對于用香水賺富人的錢,一點也不反對,反正這只是富人們能消費的奢侈品,賣再貴,也影響不到普通的百姓,這不是小麥和大米,也不是鹽。
朝廷都能喪心病狂的把本來不貴的鹽價加十倍鹽稅,強行收人頭稅,他搶富人們幾個錢又算什么。
貞觀五年的除夕夜,比往年都更熱鬧。
今年的太極宮、大明宮和東宮大門,都舉行了盛大的煙花燃放,絢麗而奪目,驚艷長安。去年除夕煙花更問世,但今年煙花已經有了很大的產量,長安的貴族名門,家家都開始燃放煙花,富人商賈也都放起了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