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淵成年的諸子中建成和元吉死于玄武門之變,兩人各五個兒子也都被殺,玄霸和李智云也都在開國前便死了。
其余的諸子,則都年幼。
結果便是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親王們就藩過。
荊王元景是這些叔侄親王里年紀最長的,十五歲,他是太上皇第六子,母為莫嬪,武德三年,初封趙王,授安州都督,貞觀元年,歷遷雍州牧、右驍衛大將軍,后改封荊王,拜荊州大都督,遙領。
其王妃裴氏,正是裴寂之女。
雖然授封過多個官職,但李元景跟其它諸王一樣,其實還從沒有真正擔任過任何一個職事,都只是掛名,一直都是居住于京城長安。
······
灞上。
荊峪溝,櫻花莊園。
夏日炎炎,皇帝卻與皇后,魏王泰,晉王治還有長樂公主等在此避暑,泛舟水上,采蓮釣魚,好不悠閑。
李世民興起時,甚至還干脆在水中暢游一番。
午間,太陽正烈,李世民坐在櫻花樹下吃著冰酸梅湯,看著奏折。人不在京中,但皇帝依然還會讓有司將奏折轉送行在,方便皇帝隨時掌握朝中動向。
接連看了數道奏折后,皇帝面色不快。
“傳旨,明日一早回宮!”
李世民對于突然刮起的這股子令諸王就藩的妖風很是不滿。
第二天一早,乘著清晨涼爽,圣駕還京。
一回長安,皇帝便立即召集太子、宰相們殿中議事。
“就藩之國之議,諸卿怎么看?”
侍中魏征很不客氣的首先站了出來,“八王既然已元服加冠,那便是成年,按制,當就藩之國,沒有道理還一直留在京師。”
而中書令蕭瑀也緊接著發言,“陛下先前擬定世封之制,如今既然八王成年,可令就藩。”
“無忌?”
“陛下,臣也認為八王可令就藩之國。”
“玄齡?”
“當就藩。”
······
一個個宰相皆贊成八王就藩,理由這本就是按朝廷制度辦事,既然訂了制訂,就應當遵守。
尤其是最先主張分封世襲的蕭瑀,更是認為正好趁機讓成年八王就藩,開永鎮世襲之例。
“那就議一議這就藩之事吧!”
李世民有些無奈,但是想了想后,還是順勢說道,“便從衛王開始吧。”
大唐第一個衛王是李玄霸,他是李淵第三子,李世民同母胞弟,大業十年時病逝,年僅十六,無子。大唐立國后,追封他為衛王,謚懷。初以李世民嫡次子李泰繼嗣,特進封李泰衛王,加上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