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海峽,澎湖列島。
澎湖灣內,本島,大山嶼龍王港,此港由秦瑯命名,由金龍頭和鳳凰尾合抱而成,是天然的良港,面積兩萬多畝。港區還分成了南北兩部份,北港口開向西北,為商港碼頭,寬約兩里半,而南部則為東海艦隊的軍港,東西長十里,南北寬四里,水深三五丈。
灣外風高浪急,可澎湖灣內卻風平浪靜,這不愧是天然的一個良港。
在秦瑯從淡水港南下后,一面派艦隊開始攻略島中部地區,一面則駛入澎湖列島,在此修筑港口碼頭、船塢、城堡,倉庫。
新落成的石頭城堡,也是一座多邊堡壘,雖不算特別高大,可因地制宜,卻也堅固險要。
堡前,秦瑯正式揭牌。
“澎湖縣衙。”
四字金光閃閃,水師艦隊以及對岸福建道官員,還有從淡水趕來的流求刺史秦歡等一同出席見證。
“這大海之中一孤島,雖有大小島嶼六十余個,可地勢平坦,無河川山岳,土壤層淺薄,還都是無肥的紅棕土壤,無肥缺水,這里海風又強勁,實在無法種植莊稼。”
新任漳州刺史賈潤甫是秦瓊原配妻子的兄弟,秦瑯得喊聲阿舅,之前秦瑯將他舉薦入轉運司為官幾年,這次秦瑯走長孫無忌的關系,朝廷于福建道新置漳州,將賈潤甫調為第一任漳州刺史。
老賈當年也是瓦崗一員大將,他爹賈務本曾經是隋末名將張須陀的老部下,跟隨張須陀轉戰多年,后帶著女婿兒子一起歸附裴仁基,再投瓦崗,最后隨李密降唐,李密后來要叛回河南,賈務本父子力勸,因此后來免罪有功。
后來遇到秦瓊爺倆在貞觀朝發跡,父子倒也是又再得重用。
賈潤甫這幾年在轉運司作事,對于經濟這塊比較敏感,他來到這島上后,第一印象是這里偏,第二印象是窮。
這么幾個荒島居然要設個縣,簡直是有點太奇怪了,比這澎湖大的島他漳州多的是,廈門、金門等島,哪個不比這好的多?可連那些就在漳州港外的大島,現在都還是荒島呢。
“阿舅,這澎湖列島位置重要,可謂東南鑰匙啊,尤其你別看這里確實不適合種糧食,但種點瓜果蔬菜還是可以的,而且這里天然漁場,漁資源豐富。當然,最重要的是這里是一處極佳的軍港,也是漁船避風地,同樣的,這條海峽多少商船往來經過,在這里建港口碼頭,既能避風又能補給休整。”
澎湖最重要的還是處于海峽中線上,是他軍事上的咽喉位置,東海艦隊派一支分艦隊駐扎此處,就能控扼整條海峽。
當然,秦瑯要在這設個縣,最重要的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流求大島。
“等我們的兩個水庫一修成,這島上便不用再擔心水了,這里也將成為我們開發流求島中南部的重要基地和中轉站。”
至于人口和糧食這問題,秦瑯不用擔心,這島上原來有一些疍民,就是向來被中原歧視的一些海上漁民,據說曾是百越的一支,他們被歷代王朝禁止上岸居住生活,只能漂泊在海上,以打漁、采珠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