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馮家不做亂,你們起碼也能保一個諸侯之位的。”
馮智玳終于點了點頭,下定決心。
“只要我阿爺能同意,我便聽從衛公安排。”
“你爹啊,也許會發點脾氣,也許會很不高興,但是最終還是會同意我的這個計劃的,因為圣人會支持我,所以你阿爺最終也只能同意。”秦瑯道。
“你去把你大哥叫來,我跟他也聊會,我想聽聽他的態度。”
“三郎放心,我大哥絕對可靠,而且能力也不會有問題的。”
馮智戣與秦瑯一番長談后,果然很爽快的同意了合作,他比他兄弟更沒有什么心理包袱,或許是因為當年隋末亂戰之時,他父親帶著智戴在外打仗時,便讓他代理高州刺史之職,可一打完仗,就立馬收了他的職事,讓其它嫡兄弟來做高州刺史,這也是他一直心存不滿之地。
智戣知道兄弟智玳跟秦瑯關系更親密,所以對于自己任恩州刺史,而兄弟任高州刺史,卻沒有不滿。
若不是因為兄弟與秦瑯的那層關系,他只怕根本沒有機會任那恩州刺史。
“我表奏你們兄弟二人任高恩二州刺史,以后我會全力支持你們的,誰敢不服,我來替你們撐腰。但是你們管轄二州,也得支持大都督府。”
“請衛公放心!”兄弟倆拍著胸脯保證。
既然是合作,那肯定是互相支持。
秦瑯支持他們兄弟二人在馮家上位,而他們則要支持秦瑯在嶺南推行的新政。
新政具體點就是進一步推行編戶齊民,推行朝廷的兩稅法,打擊海上走私貿易,取締私兵,編練團結兵,繳稅納賦等等。
量田丈地,清查戶籍,設縣置鄉,編設保甲,修建學校等等。
其實就是要把原來相當于羈縻自治的馮家之地,轉變為朝廷的正州,廢征辟,派流官等等。
這些,都需要刺史的支持。
以前馮盎總是陰奉陽違,逼的急了,他總有辦法先挑起俚僚人叛亂,這亂事一起,于是朝廷又只能暫緩。
現在秦瑯不打算跟馮盎玩這套把戲了,讓他的兒子們來當家做主,跟他們合作,把老馮架起來。
老馮雖是家主,威望雖強,可馮盎的兒子們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只要找準了這點,就可以合作。
秦瑯承諾馮家的私兵罷撤之后,兩州各許編練五千人,各劃為前后中左右五營,且承諾表奏馮智玳、馮智戣兄弟倆以刺史之職,兼團練使職,由他們來統領各自州中的團結兵。
秦瑯甚至許諾,會為他們的團結兵提供部份軍械和糧草,甚至是給他們的團結營派教頭來教練士兵。
三人越聊越默契,最后相視一笑,笑的很奸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