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林邑公主?怎么可能?”
海南島崖州臨高港,這個小漁港的簡陋縣城里,秦瑯有些意外的問道。
“我們也很意外,但已經從不少俘虜口中驗證了這條消息。她確實是林邑公主,當今林邑王范頭黎的女兒,名叫伊莎娜。”張超道。
牛見虎在一邊愣了一下,“林邑王姓范,他女兒不應當也姓范嗎?”
臨高是一座小城,卻又很特別,臨高這里漢人很少,有許多土著,卻又并不是海南島上最多的俚人,他們是與嶺南俚人幾乎同時期登陸海南島的,大約在春秋時期,嶺南百越的一支駱越人分支,跨海來到島上,在臨高登陸并在此定居。
此后歷經千百年來,他們的族群逐漸壯大,成為繼俚人后第二大島上族群,他們到此時還保留著他們特有的方言與習俗。
在馮冼兩家百年來大舉登陸海南島,加大對島上的控制之時,這些駱越人卻還能保持著較強的獨立性,他們始終占據著嶺南島上南渡江以西地區的控制權。
漢代起,這些駱越人歸附朝廷,編戶齊民,漸漸與遷移來的漢人、俚人等融合,卻又始終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
這些以南渡江為界,以臨高為大本營的駱越人,擅長采珠、打漁,不過日子向來過的較為貧苦,近年來香料貿易興盛,海南島上的黃花梨、沉香、檳榔等土特產也跟著火熱起來。
臨高人生活倒是好起來了,土城也大了,外來人更多了,許多香料商人前來,甚至使的臨高原本漁港,變成了一個慢慢熱鬧起來的商港。
對于秦瑯率領的水師艦隊到來,臨高人倒是一點也不畏懼,甚至主動的趕來迎接,一開始以為是商隊,后來發現是軍隊后,也不怕。
對于艦隊俘獲的一百多條胡人海船,眾多大胡子俘虜們,甚至有些臨高豪強甚至表示想要購買一些的意愿。
價格好說,香料等的火爆,讓臨高也出了不少駱越豪強。
秦瑯把玩著一塊海南沉香,這是臨高土豪送他的禮物,“范頭黎只是林邑王的漢名。”
林邑國是占族人建立的王朝,漢代時,林邑隸屬漢朝的交州日南郡,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連率千人殺死縣令造反,交州刺史調交趾、九真等郡兵征討,結果漢兵畏懼遠征嘩變,出師未成,林邑便從漢朝叛亂出去立國。
區連傳位三代,孫無嗣,于是王位落到外孫范熊之手。范熊聯合真臘進犯當時孫吳疆界,向北擴張。
此后林邑國經歷了數次王朝更替,到此時已經進入了林邑第四王朝時期,當今國王范頭黎是開國國王的孫子,其祖父是第二王朝范敵真的后裔高戊律陀羅跋摩,他取代第三王朝,建立第四王朝。
范頭黎父親范梵志在位時,曾惹怒隋朝,導致隋朝發兵征討,攻破其王都,掠其宗廟金像,以其地置林邑等三郡而還。范梵志又復其地,遣使向隋朝謝罪,其后朝貢不絕。
而隋朝當時也無力再南下征討,設立三郡廢除。
入唐以來,范梵志也數次進貢,貞觀初,其子范頭黎繼位,也是對朝廷恭敬有加,曾獻白鸚鵡等貢品。
大唐開國之初,連嶺南都還沒弄穩當,自然也就不愿意在更南面的林邑生事,只要林邑不侵犯大唐的邊境,雙方倒也相安無事。
雙方以隋末時的古羅江為界,倒也十幾年沒紅過臉。
“林邑國主體為占人,信奉大乘佛教,國中通用的是梵文,范頭黎的梵名叫建達婆跋摩,建達婆是大乘佛教里古神佛之名,林邑王一般稱王后都會改取這樣的神佛名字,跋摩是國王頭銜,本意其實是鎧甲,林邑國王的頭銜其實是林邑國守護之意。”
林邑國王當上國王后,一般都會改一個古神佛的名字,然后名字后再加上跋摩二字。
當然,因為歷代林邑王都要向中原朝貢,所以也會給自己再取一個漢姓名,除開國王區連以及子孫,四個王朝歷代國王,都姓范。
歸根到底其實也是以范為貴,并不是他們就是范氏族人。
伊莎娜是國王范頭黎之女,她又不來中原,所以也就沒有漢姓名,自然也就不姓范,事實上伊莎娜,也只是一個梵語音譯名。
“林邑公主跟光明教的人怎么搞到了一起?”
“三郎你自己去問啊,那個公主長的挺年輕的,還挺漂亮!就是黑了點!”張超十分猥瑣的道。
林邑公主個頭比較嬌小,頭上罩著青紗,臉上也遮了面紗,將半張臉都遮住,可露在外面的眉眼,依然能讓人感覺到這是個很美麗的女子。
秦瑯在打量著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