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太極宮中,殿前司奏報,頡利病逝。
聽到這個消息,李世民抬起頭,沉默了許久。頡利可汗曾經是壓在大唐和他頭上的一座山,他曾用了十幾年時間才將其擊敗。擊敗突厥擒獲頡利,這是李世民打的最痛快的仗,也是他奪位稱帝后最值得稱道的功績。
自頡利被擒入長安,時常于他的宮廷宴會上跳舞助興之后,大唐朝堂上下甚至是四鄰八邊,都對他恭敬起來。
頡利被擒入長安之后,李世民待他還算不錯,只不過這對于曾經稱雄塞外,控弦四十萬的頡利大汗來說,在長安的生活是一種折磨和恥辱。
李世民是在故意折磨羞辱他,可頡利又沒有勇氣了斷。
他整日郁郁寡歡,常與家人悲歌對泣,皇帝賜給他的大宅也不愿住,自己在院中搭了頂帳篷居住,時間一久,形體銷瘦。
皇帝賜封他為右衛大將軍,仍封他為突厥可汗,可實際上他連長安城都出不去。
這種屈辱的日子過了好幾年,頡利終于一命嗚呼了。
“追贈歸義王,謚號····荒,詔令其國人來葬,按照他們的禮節,焚尸,葬于灞水之東!”
對于這位老對手的死亡,李世民感慨了一番。
一個時代過去了。
······
第二天,甘露殿廷議。
“我們的老伙計頡利走了。”李世民感嘆著道。
宰相們也都是深深感嘆。
“陛下,是否由頡利幼子疊羅支繼承其汗位?”中書令蕭瑀問道,自從上次房玄齡被彈劾請辭后再復相時,李世民給房玄齡與高士廉兩位仆射加了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之后。
宰相里,中書令和侍中就一舉超過了左右仆射的地位,而李世民又特將原本是正三品的中書令和侍中提升為從二品,品級上與左右仆射相等。
皇帝轉頭又把政事堂改名中書門下,左右仆射與其它宰相入政事堂,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或參預政事等銜,實則就是再次強調了中書令和侍中的地位。
天然宰相只剩下了中書令和侍中以及尚書令,可尚書令早就空置不授,于是現在天然宰相也就剩下兩個了。
蕭瑀都不曾想到,五拜宰相的他,曾經想做首相坐不穩,如今倒是以中書令成為首相了。
李世民目光掃過殿中諸位宰相們。
翰林院大學士岑文本和御史大夫張亮兩位原本加參預政事銜的宰相,剛被皇帝免去參預政事銜,不再入中書門下為宰相。
但翰林院知內詔的權力卻更重,而御史臺現在彈劾宰相也是一彈一個準,被彈劾的宰相都得辭職回避,使的御史臺權責更重。
皇帝此時讓翰林院大學士和御史大夫兩位重臣退出政事堂,卻是再次削弱了不少相權。
而岑文本與張亮退出政事堂后,權力并沒有削弱,更加突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