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觀察使司隸屬于尚書省,轉運常平使司隸屬于轉運司,提刑按察使司隸屬于御史臺,兵馬指揮使司隸屬于兵部。
道一級四司衙門的設立,強化了道一級行政區劃,道不僅僅只是監察機構,而是集民政、財稅、司法、軍事等為一體,對各州有著確切的領導權。
只是朝廷又擔心道一級機構權力太大,導致尾大不掉難以控制,于是又搞出了分權制,四司分立,各不統屬,這與州級衙門完全不同。
州衙是有刺史統領州衙,下面有長史、司馬,六曹參軍事,主簿、錄事等一大堆官員,但刺史是長官,其它都是屬吏,分守其職。
而道的四司不同,相當于是原來州中的六曹中的四曹分判事務,上面卻并沒有再設一位長官。
四司對各州各只有一部份管轄權,本質上只是朝廷中央部門在地方上的派出機構。
既防止地方權力過大,同時又能應對眼下朝廷州越來越多,中央無法直接有效的管理的問題。
從設觀察使,再到觀察使司,再到增設常平司,到如今又新增提刑按察使司,和兵馬指揮使司,四司確立,朝廷中關于道州縣三級區劃,也算正式達成了統一。
廣西道下轄邕、容、桂三都督府,邕州都督府下轄邕州、貴州、象州、橫州、賓州、欽州、廉州七正州,又轄左右溪十八個羈縻州。
秦瑯自欽州登陸,趕到邕州的時候,句町入侵已經一個多月,南盤江以東,都泥河以南,大片地區被攻奪。
右溪諸蠻在儂三娘子的親自猛攻之下,居然抵擋不住,一路節節敗退,最后退守橫山寨。
橫山寨是右溪大寨,也是朝廷所設右州刺史所在地,是交通和軍事要地,
武德五年,朝廷設立邕州橫山縣于右江河谷平原隆起的一座土嶺上,這座橫亙右江河畔的土嶺取名橫山。
橫山蠻寨有土特產,被譽為南方之上服的土布,一匹值數十貫錢。而橫山蠻還世代掌握著很高超的煉銀加工技術,有無數的銀匠,加工出精美的銀飾。
橫山有右江河谷平原,良田沃土,也有坡地牧場,故橫山馬也非常出名,非常適合嶺南滇黔地區的險要地形,耐力強負重高,故雖個頭矮小卻又十分受歡迎。
是馬幫的重要馱馬。
大唐以來,嶺南安定,右江蠻歸附朝廷。
秦瑯上次南下時,在左右溪正式設立了十八個羈糜州縣,對諸蠻王授封官職,征召他們子弟入京侍衛或入國子監讀書,同時在左右溪設立邊市,開辟驛站、商路,使的左右溪近幾年,大量土產順江而下,工商興旺。
橫山寨也越發的興盛起來,其土布、銀飾大為發展,馬市也越發興旺,短短幾年,橫山寨擴大了幾乎一倍不止,擁有近萬人口。
面對著儂三娘子率領的五萬人馬猛攻,右溪蠻王集結右江九州三百余垌寨六萬多垌丁堅守橫山寨。
這條近年來打造出的興盛茶馬商道,如今也成了句町蠻進攻之路。
“衛公的援軍怎么還沒到?”
右溪蠻王們站在寨樓上,看著弓矢橫飛的戰場,憂心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