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增援橫山寨一些武器糧草。”
秦瑯點頭,“還有呢?”
程處默的北海艦隊從廣州出發,沿西江而上,一路駛來邕州,滿載糧食、軍械,還有沿路諸州的兵馬,一船船運來邕州。
水師的戰艦和運輸船可以直接駛到橫山。
作戰處的參軍們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水師獨進,也不是就安全的,儂氏主力雖困于橫山,但其早就派出幾支偏師,繞過橫山,攻打劫掠右江兩岸,其前鋒甚至已經連破攻饒州、思恩州、萬德州,進抵思籠,距離邕州不過二百里了,我們的水師出邕州,經思籠到橫山,起碼還有三百里。這么長距離的深入敵后,水師也有被阻擊覆沒之險。”
作戰處的意見,若要出動水師,必須得水陸并進,沿河陸上派步騎隨同進軍護衛。
而如果要水陸并進,那就不能是輕師,必須得是主力出動。
怎么也得兩萬以上兵馬出動才行。
而出動兩萬兵馬,還得要動員兩倍的民夫負責糧草輜重的轉運。
而現在邕州雖然已經聚集了不少兵馬,但還沒有完成出征的準備。
說來說去,作戰處反對現在就出兵,更反對只派水師獨進。
“左溪戰況雖好些,可左溪蠻主力被阻于高平堡后,已經只留下部份兵力繼續圍高平堡,其主力已經繞過高平堡南下,一路經黑水河,一路經平江向東南進攻,連破西原州、思瑯州、萬形州、波州、金龍州、龍州、思誠州,攻到了談州,抵達了左溪干流,若談州再破,他們就可順江直趨邕州了。我們不得不防,作戰處認為,應當先出兵進駐左江籠州,構筑防御,接收潰敗左溪諸部蠻兵民。”
“右溪方向,出一軍擊退圍思籠之蠻,并向北奪回萬德州,構筑防御。如此既能護衛邕州,又能策應橫山。”
不讓戰火燒到邕州城下,在上游的左右溪的籠州、思籠作戰,構建兩個前沿防御基地,阻擊句町蠻前鋒深入邕州境內劫掠,同時縮短邕州大本營與上游前線的距離。
這個計劃體現出的是步步為營的戰略,不急于一時決戰,求穩。
“有一個好消息,武安州傳來捷報,秦用秦勇黃彪三位將軍率領的武安州之兵,于七源州殲僚蠻千余,收復了七源州,并解廣源州之圍,高平堡之敵撤走。”
秦瑯看著沙盤,秦用他們這一路,從側后襲擊南路僚軍偏師,連戰皆捷,已經殺到了僚軍南路的背后了。
高平、廣源、七源三地,與武安州的門縣、諒山連成一縣,既穩了武安州北邊安全,也如一把鋒利的劍插到了句町僚南路軍的后背上。
只要戰事進入相持階段,句町蠻后繼乏力,那他們的敗亡也就不遠了。
右溪在橫山阻擊,左溪在談州阻擊,然后以萬德、籠州為二線戰場,拖住句町蠻,等對方軍疲糧盡,到時交州的李大亮,武安州的秦用他們從后方出擊。
李大亮率交州兵直搗其句町老巢,秦用半路攔截,橫山、談州之兩溪蠻咬住,到時句町們將徹底覆滅。
參謀處有參軍反對,認為這樣一來,左右兩溪諸州將盡糜爛,應當速發兵馬,速戰速決,沒必要非要等到諸軍齊至再大舉進攻,對付句町蠻現在邕州之兵足矣。
秦瑯看著沙盤,面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