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州宣化城中。
秦瑯一邊吃著長粽子,一邊看著地圖。
程處默率領的北路軍如計劃順利完成任務,拿下思籠、萬德等地,并進一步清理了越過橫山寨過來的句町蠻。
句町蠻很快就退回橫山,他們把諸垌寨掠奪一空。
秦瑯便也干脆重新規劃起左右溪的州縣區劃來。
“邕州右溪北岸以武鳴河為界,以東盡歸邕州管轄,增設朗寧、武鳴二縣,原有晉興、武緣、封陵三縣一起形成邕州江北五縣。”
南面以左溪為界,左溪東面劃入邕州,左溪之東,郁江之南,設有宣化、邕寧、如何、上思四縣。
邕州統轄九縣,皆為朝廷正縣,戶口過萬之縣設縣令,不滿萬戶設縣長。
邕州西面左溪兩岸,江北設立左州,江南設立籠州。籠州東南隔十萬大山是陸州與欽州,西南是秦瑯封地武安州,南北地界為思明江。武安州與陸州東西邊界則是北侖河。
左溪上游擬設龍州。
從高平堡到廣源州、龍州、左州、籠州,直到邕州,而右溪則是西林州、歸樂州、右州、歸德州至邕州。
左右兩溪,最后編置八個正州,皆隸于邕州都督府,劃屬廣西道。
西面以南盤江為界,西岸屬云南道。
西北也以南盤江為界,江北屬黔中道。
西南則以盤龍江上游為界,江北屬廣西道,馬關接鎮南關連成一線,為廣西與廣南兩道西南界,武安州為兩道東南界。
秦瑯瞇起眼睛,對自己劃設的這個新州縣區劃很滿意,把那片蠻荒之地,這樣網格化,一塊塊的化定界限,設立正州正縣,派官駐兵,進一步的實控。
一群刺史們看著秦瑯圈劃好的新界,都不由的咋舌。
馮智玳更是笑著道,“三郎你這筆要是再往西歪一點,這都要到滇池去了。”
秦瑯笑笑,“我這劃的還算好了,雖然劃界到了南盤江東岸,可沒劃到南盤江上游去。”
“那可就到南寧州(曲靖)去了啊。”
南盤江便是發源于曲靖一帶,自北向南流,到了個舊北面的開遠又折往東北流向,猶如是一個大V形,秦瑯劃的廣西云南邊界,是在這大V的右邊。
其實現在南盤江流域都在大唐疆域版圖之上,可實際上,這個大V是個難以真正實控的地區,V字東面是句町,南面是和蠻,西面是金齒、白衣諸蠻,就是在這個V的中間,也一直都是諸蠻林立的。
上千里的疆域上,朝廷都沒有設立州縣便是明證,連個羈縻州縣都不曾設立,皆因這里的蠻王們,連上表臣服內附都不曾。
這個V的外圍,朝廷設立了南寧州、威州、黎州、盤州、訓州,但基本上都是羈縻州,全是蠻人自治的地盤。
先前劃道,廣西道和黔中道、云南道、安南道這四道的邊界,是很模糊的,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線,就是因為四道邊境全是非實控,甚至羈縻區都不是。
而現在,秦瑯劃一條線,卻是要把四道的邊界都要劃定。
秦瑯不管怎么劃,其實都是可以的,畢竟那都是非控制區的蠻地,但秦瑯還是盡量遵循山河形勝,犬牙交錯的區劃設置特點,來劃定邊界。
一條南盤江,成為滇、黔、桂三道的邊界,廣西與廣南兩道的邊界,則倒沒那么規范,沒有天然的河山界線,秦瑯橫劃一條線,把幾條河流幾條山脈聯起來,做為界線。
僚子部,也就是句町國的地盤,基本上被秦瑯劃到了廣西道,這個原本是地跨四道之地的古國,秦瑯全劃進了自己地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