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高興的拜謝。
“大郎啊,剛才殿中侯君集對秦瑯的彈劾指揮,你怎么看?”
“父皇,這是攻擊,侯君集雖是父親心腹,潛邸舊臣,曾經舊友,可臣以為侯君集無德無才,有負圣人重托。身為吏部尚書,沒有做好本職,對于在外奉旨辦事的使相,卻這般沒底限的攻擊,此非大臣所為。”
承乾一提侯君集就來氣。
李世民捋了捋胡子。
“大郎啊,看來你對侯君集有成見,對秦瑯倒是信之不疑。”
“兒臣并非因為衛公是臣之老師,才這般維護的。”
李世民嘆了聲氣。
“大郎,你以為權力是什么?皇帝的權威又是如何維持的?是皇帝的名號嗎?”
承乾沉默。
秦瑯曾經不止一次跟他說到這權力的本質之類的,他對此也有很深刻的一些理解,可在面對皇帝時,他沉默而不回答。
因為知道的太多了,不是好事。
知道了,也不能展現出來,尤其是在面對皇帝的時候。
這個時候,得藏拙裝傻。
“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滅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名傳千古的漢文帝、漢武帝,甚至是漢靈帝,隋文帝,隋煬帝,這些人都是皇帝,但卻又都不同。趙武靈王曾經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胡,帶領趙國日益強盛,后來在鼎盛之時,為了專注于軍國大事把王位禪讓給兒子,可這樣一位雄主后來卻遭遇沙丘之亂,被幽禁沙丘宮,在掏盡最后一個鳥窩后活活被餓死了!”
“秦始皇平定天下,一統六國,霸氣無比,他十三歲被立為秦王,然國家軍政大事,卻皆由國相呂不韋把持。直到二十一歲親政之時,都沒有半點真正的權力······”
“漢獻帝劉協本漢靈帝次子,靈帝之后長子劉辨繼位,是為漢少帝。但東漢末年朝政混亂,十常侍之亂,引發何進袁紹曹操等誅殺宦官,引西涼董卓入京,結果董卓帶西涼兵入京后,卻廢了少帝而改擁劉協稱帝·····漢獻帝后來又落到曹操之手,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終其一生都只是曹操的傀儡·····”
······
“大郎,你看秦皇漢武,那是多么了得的君王,可他們年幼繼位,雖擁皇帝名號,卻遲遲不能親政秉國,甚至如趙武靈王也曾十分英雄了得,但最后卻落得被囚禁餓死的下場,還有近代的楊廣,這也是個很有才能的皇帝,可結果卻亡了大隋江山,自己在江都被弒殺······你說,權力是什么,皇帝的權威又如何維持的?”
楊廣曾經也是一句話就能滅掉八柱國家中的太師李穆家族的,甚至還連滅了多個國家。
但這樣的大業皇帝,也會落得被自己禁衛驍果軍弒殺的下場。
再比如說大明宮的李淵,他也曾是皇帝,但最終卻是被只是秦王的自己給奪位了。
對于皇帝來說,權力這東西讓人迷戀又讓人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