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盯著新安州西邊的鴻基煤礦許久,最終還是壓制住了貪念,沒把新安州的西界劃到鴻基煤礦上去。
咬了咬牙,李世民最終把新安州西界劃在了一條天然河流巴節河上,最終還是維持了原來武安州的東南界線,甚至還給武安州東面新增了一些山谷過去。
鎮南關以北的明江、思陵江一帶還算較平坦的地帶,李世民直接設立為朝廷直管的太平州,而做為山區的思州和沿海同樣山多地少的新安州,李世民打算用來分封給宗室功臣鎮守,以此牽制平衡秦瑯的封地。
至于武安州西北一帶,七源州劃給秦瑯,算是獎賞。
但是對于高平堡和廣源州,李世民不打算退讓。
這相當于是一條界線,若是讓給秦瑯,以后秦瑯往西擴張的會沒邊。
而且朝廷這次若是能夠成功的平定句町之亂,并對左右溪蠻改土歸流的話,那么高平這個位置就太重要了。
“廣源州并掉思瑯、金龍二州,為朝廷正州,高平也歸廣源州。”
如此一來,武安州的東南西北四面,都已經再次確定好邊界了,北面和西面都是朝廷直管的正州,太平和廣源二州。東面是新安州,西南是交州,正南是長州。
武安州西以滄江為界,原本秦瑯都已經擴張到了求江一帶。西南以太平江為界,西北是求江為界。
以前隴江以北地區的平原丘陵地區,也是分為兩塊的,以求江為界,江北地區多是俚僚蠻們,求江南到隴江北岸這一片,主要是漢移民為主的漢人豪強們。
求江下游是從西到東流,而中上游是從北向南流,過去求江流域比較混亂,多方勢力混雜,和武安州原來的情況其實差不多。
秦家這幾年各種手段用盡,硬生生的往西一路擴張到上中上游的東岸一帶,甚至有繼續向西岸擴充之意。
李世民現在直接劃界,改以求江下游北面的南流河滄江為界。
“滄江以西,求江上游東面,下游北部之地,新設一州,名為武峨州。”
李世民拿紅筆圈起了新的武安州,感覺還是有點大了些,有些心疼,可這次下刀也比較狠,秦瑯圈了八個州,李世民只給了秦瑯一個,還又割走了一個州,并把高平堡這塊秦家飛地也拿走了。
現在又把滄江以西這么大塊地拿走,有些狠,可不狠不行。
這是秦瑯的試探,不堅定點,這小子還不知道要怎么得寸進尺呢。他最初給秦瑯圈地授封時,西界可是以淥水河為界的。
“你說,朕是不是應當把鎮南關劃到太平州?”李世民似在自言自語。
承乾不敢吭聲。
鎮南關劃給太平州,那是不是太平州也劃給廣西道?
他覺得這有些太過份了,鎮南關秦家可是非常重視,十分認真經營的。
“算了,鎮南關還是留在武安州吧,不過如此重要的關防,朝廷應當駐兵才是。當新設一軍,軍號鎮南,兵額三千,駐防鎮南關以及左江上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