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三雖是出自左溪的蠻王,可畢竟比南中的句町女王與中原接觸的更多,見過更多外面的世界。
他比儂三娘更清楚大唐的強大。
或者說,扶三以前雖稱蠻王,但其實在嶺南算不得多強,只能算是個邊緣人物。關起門來,在左溪那一畝三分地上,算是實力最強的垌主蠻王。但是沿江而下,邕州、欽州、高州、廣州、桂州,那里有太多實力更強的梟雄。
不說如今中原有如日中天的大唐王朝,就是在十幾年前,隋末亂世,嶺南一片混亂的時候,不也產生了八個強大的割據勢力嗎?
而那八個梟雄里,可沒有左溪蠻王這么一號。
嶺南八梟雄里,實力最強的蠻王是僚王談殿和俚王冼寶徹,其余的不是隋朝在嶺南的重要官員,如交州總管丘和,桂州郡守李襲志等,就是如馮盎、寧長真等這些嶺南地方漢人豪強們。
扶三當年不過是依附于談殿之后的一個小蠻子,都入不了嶺南的核心圈子。而在隋末亂世時,嶺南的八梟雄,卻也沒有一個敢自立稱王的,不是向中原的梟雄林士弘歸附稱臣,就是向蕭銑稱臣,也有向沈法興稱臣的,但最后都向大唐李家稱臣了。
扶三跟著談殿也跪過許多皇帝,跪的久了,也慢慢習慣了,不再那么反感下跪,反正自己也沒本事當皇帝,總得認大哥的。
“云南的爨氏,嶺南的馮冼陳寧楊等,哪個沒向大唐歸附呢?就是西北的黨項羌,還有吐谷渾,甚至是北疆的突厥,那些可都向大唐跪了,為何我們就非要站著?”
“沒有足夠的實力,該跪還得跪。跪了也未必就為奴為婢,遠的有突厥、吐谷渾,阿史那家,慕容家,不也還當著可汗葉護,甚至封郡王授大將軍當都督?再近的你比如嶺南的馮盎、寧暄、陳龍樹等等,這些人也向大唐跪,跪的很誠懇,連談殿雖反過幾次,可不也還是跪了,他們的下場很慘嗎?”
“沒有吧?他們的日子還是比較滋潤的,雖說肯定不如當初據地稱雄當土皇帝那般自在,但也沒差到哪去,只要態度誠懇,朝廷總還是給他們留有余地的,這次秦瑯來嶺南宣撫,大刀闊斧的改革,確實很狠,但各家也終究還是都給他們留有余地,保證了足夠的利益的。”
“其實本來這次你們句町入侵,秦瑯要對我們左右溪趁機編戶齊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的·······”
他越說越多,說起來就停不下來。
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總會懷念錯過的那條路的。
儂三娘望著那片綠色的田野,淡淡的回道,“也許這是你的想法吧,但并不能代表我們。人各有志,如果你和左溪諸垌主們真的不打算隨我繼續走下去了,我也不會勉強的,強扭的瓜雖然解渴,可終究不甜。”
“如果你考慮好了,想回去給唐人當狗,那么你們可以在我們過完江之后,去向唐人跪求原諒,我不會阻攔你的。只是我們終究也并肩戰斗過,也算有些情誼,而且我要提醒你,狡兔死獵狗烹,所以做狗也不要太拼命。你也不要想著砍了我的人頭去邀功,若是我們句町就此覆滅,那么下一個被滅的肯定就是你們這些反復無常的溪垌蠻了。”
扶三被說的臉青一陣紅一陣。
“你何必如何固執呢,不如一起歸降,唐人其實現在也沒有能力真正的實控這片蠻地,他們只要的是我們的態度,我們跪降獻表,就算編戶齊民也不過是做個樣子,納稅服役,其實也不是太大的負擔,這幾年唐人的稅賦改革,使的稅賦降低不少,尤其是我們這些蠻地新歸附者,基本上前三年都是免稅賦的,后三年也是有減免,甚至歸附唐人后,他們還會在這邊修道路,開驛站,通商市等,能帶來不少好處·······”
儂三娘打斷他的話,“你想當狗,我不攔著,可我們就算是被唐人瞧不起的山里蠻子,也不愿意當狗。”
“句町就算保不住,我還可以帶族人去和蠻部,甚至去金齒部、白衣部、繡面部等等地方,我可以帶著族人一路南遷,總能有一個立腳的地方的。”
一對半路夫妻,終究還是不歡而散。
儂三娘說的對,人各有志,各有追求。
儂天富當年一心想著要把句町諸部重新整合起來,要復興句町國。儂三娘牢記著丈夫的遺志,一心想要完成他的夢想,句町女王也好,南蠻王后也罷,那不過是她為了完成丈夫遺志所作出的努力,她從來都只是在為丈夫而活著。
扶三雖然是左溪蠻王,人高大魁梧,但她從沒有真正看的上他,不過是為了聯合左溪蠻共同起事而已。
名義上的半路夫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