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堡。
看著這座鐵桶一樣的要塞堡壘,秦瑯很是有些不舍。前后費了多少力氣,投入了多少錢財,組織了多少人馬,好不容易把這里開發起來了,結果皇帝卻來摘桃子了。
看到秦瑯沉默不語。
廳中一眾秦氏家臣們也都有些憤憤不平,張超更是口無摭攔,張口道,“這定是朝中有奸臣佞幸,向陛下進了讒言,當初我們來時,這里可是一片蠻荒。西出邕州,便皆是蠻地。而一過左州,更是不毛。”
“那左溪干流在平而江與水口河匯合后才開始,但我們可都知道,以往說左溪蠻左溪蠻,那可是只到談州的,談州以西一直到龍州的平而江河口,都是叫麗江,然后上游幾大支流,黑水河、平而江、明江、思陵江,就更不用說了,根本都算不上是左溪蠻了。”
“當初我們頭一次來封地時,那水口寨楊家,金龍垌儂氏等,哪個把朝廷放眼里?至于廣源高平就更不用說了······如今到好,咱們費盡心思,把這些桀驁不臣的蠻子們全都打服了,在高平花了數年時間經營,現在剛有了點成果,就來摘桃子了?”
秦瑯很平靜的道,“不要瞎嚷嚷,陛下有陛下的考量。再說了,當初武安州的封地也是早就劃好界的,這高平本就不在界內。”
張超咬牙道,“可是咱們這些年費了多少力氣平定這些蠻夷,高平、北江、武峨等地來也都不是朝廷的疆土,是咱們這些人拼死拼命打下來的,難道不應當歸我們嗎?百姓們開墾的荒地,不也例來是誰開歸誰嗎?”
“文遠!”
“三郎,咱們怕什么,咱們有理就難道一定要委屈求全?這個口子不能開,否則今天拿走個高平,明天是不是又要拿走個北江,再后天是不是又要來拿走鴻基?”
一邊的封地元老秦用緩緩道,“有個新消息剛從長安來,陛下賜封從兄李博義為隴西郡王,封藩安南,封為新安州世封都督,北以十萬大山為界,東以北侖河為界,西以鴻基山東蔍八節河為界,原新安州、蘇茂州合并而成。”
“隴西郡王?”
一聽這個封號,眾人倒多愣了一下,無它。大唐皇家李氏,便是自號隴西李氏,起兵之初李淵自封大將軍,長子建成封隴西郡公,授左領軍大都督。嫡次子李世民,封敦煌郡公,授右領軍大都督。
隴西郡公這個封號,差不多跟李世民繼位前的秦王封號,李淵稱帝前的唐國公、唐王封號一樣,都是對李家有特殊意義的。
這個李博義是誰,怎么能得這封號?
“李博義是太上皇親侄。”
親侄子,比李孝恭李道宗這些侄子還要親許多,因為李博義是李淵同父異母兄李湛的兒子。李湛李淵都是李昞的兒子,李湛因為是庶子,所以和其它兩個庶子一樣,雖然兄弟中排行比李淵前,但當李昞三十多歲就去世后,唐國公的爵位交給了八歲的四子李淵繼承,因為他是唯一的嫡子。
李湛生有李博義和李奉慈兄弟倆,哥倆從小也是錦衣玉食慣的,年紀跟建成相當,李博義比建成還年長一歲,所以他們從小一起玩,建成跟博義關系好年紀相當,李世民跟奉慈年紀相當,關系也不錯。
那個時候的大興城里,李博義和建成、柴紹他們一起帶著李世民、奉慈等天天玩鬧,再后來李淵去太原任職,兄弟倆離開大興城。
再見面時,兄弟倆是跟著李淵殺回大興城的,搶了楊家天下。
李博義兄弟倆也跟著受封為王,李博義封為隴西郡王,李奉慈為渤海郡王。這兩位其實毫無功勛,比起李神通、李道宗李道玄李孝恭李幼良等這些宗室來說,真的就是雞犬升天沾光的。
但兄弟倆跟李淵家關系可不一般,他們不僅喊李淵親叔叔,而且因為他們爹死的很早,所以兄弟倆很小的時候,其實就是由李淵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