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校尉也點頭,“聽說李長史都帶兵追到和蠻部去了,咱們再不趕上,那真是湯都喝不著一口了。”
“小心駛得萬年船。”秦瑯卻不為所動。
奏往長安的折子上,秦瑯現在出兵直搗句町巢穴,發兵七萬二,對外號稱二十萬。
但是實際上,這七萬二也只有一半士兵,而且其中還有三分之二是團結鄉勇組成的輔兵,真正的戰兵只有九千人馬而已。
再加上兵分三路,往這幾千里地一撒,其實已經很稀薄了。
這跟先前在左溪一帶作戰不同,現在是完全進入了敵蠻腹心之地,到處都是蠻寨,哪怕沒有了主力,可也必須得小心。
他們補給困難,道路也不好走,更關鍵的是句町蠻子們抵抗的決心很堅決,寧死不從,經常自殺式的跳出來伏擊、偷襲,要么就是死守山寨。
這樣的局面下,秦瑯不可能追求所謂的半月討滅句町。
他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打穩扎過去,邊走邊打,邊打邊在身后建立起堡壘、據點,同時以戰養戰,就地繳獲補給儲備糧草。
要是圖快貪功,一天行軍百里也沒問題,甚至干脆如牛見虎他們說的,把兵馬都撒出去,不僅戰兵以團營為單位撒出去,就是輔兵也都千五百人的分路進剿,甚至還可以讓那些溪垌蠻丁們也讓他們去將功贖罪搶句町蠻寨。
這樣做的話,攻勢能夠擴大十倍,但危險也隨之而來。
眾將見秦瑯不肯松口,也是無奈,明明有數萬大軍,結果現在南路軍整整一萬二千人,真正干活的只有四千,還只肯分成兩廂,左右并進,還不肯分隔太遠,搞的大家跟郊游一樣的慢慢挪動著,比烏龜也快不了。
要不是如此,那儂三娘能一路跑到和蠻部去?早讓合圍殲滅了,大家也不明白秦瑯的真實想法,只能各自胡亂猜測著,有人覺得可能是秦瑯先前已立大功,所以這次故意讓功李大亮。
也有人覺得可能是因為秦瑯因為皇帝收了高平、新安、武峨諸地,導致秦瑯心有不滿,故意怠工。
甚至有人想著,可能秦瑯是故意要養賊自重。
當然,也有人認為可能衛國公是在防著左溪蠻,畢竟這些人雖降,但未必可靠。
總之,大家各自胡亂猜測著,卻也不敢置疑秦瑯的決定。
“三郎,這些狗日的句町蠻俘虜,怎么處置,真的放在這等那些奴隸商人來,太便宜那些家伙了吧?”
秦瑯瞧了眼牛見虎,“你有什么想法?”
“我覺得吧,那些奴隸販子向來奸詐,舍不得出什么大價錢,咱們給他,太虧,倒不如咱們自個兒把人分了,回頭是賣還是留著自己用,都不虧。”牛見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