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州,河口寨。
因地處于紅河與南溪河交會口,故稱河口,從東漢以來,數個王朝在此設立過郡縣,派兵扼守。
貞觀初,李大亮領交州兵沿紅河上溯開拓通往滇池、洱海的商路,擊敗和蠻與句町,奪取了河口寨,在此設立了林西州,設立鎮戍邊軍。
漢之進桑,唐之林西。
李大亮立在南溪江邊,看著從南溪江上游飄下來的數個木排。
木排上,滿載著血肉模糊的首級,但還是能夠認的出,那是交州戰士。
牙關緊咬,怒目瞪眼。
一隊隊士兵正在從江里攔下這些木排,打撈起這些首級。
整個南溪江畔,都站滿了交州戰士,所有人都沉默著,憤怒著,眼睛赤紅。
李大亮捧著一顆首級,不由的淚流滿襟。
“張公,我對不起你!”
李大亮身后一名年輕參軍哭倒在地,“阿爺!”
被李大亮捧在手中的是愛州刺史張弼,對李大亮曾有過救命之恩,當年大業末年,關隴將門出身的李大亮,在禁軍大將龐玉手下為校尉,后跟著龐玉率關中精銳擁護東都皇泰主,與王世充一同討伐瓦崗李密。
一次戰斗后,龐玉軍敗,李大亮與屬下被俘,李密大將張弼把一同被俘的一百多人全都殺了,卻唯獨留下了李大亮,覺得這家伙勇猛過人,而且被俘后也表現的慷慨激烈不怕死,于是求饒的都殺了,不求饒的反而留下了。
張弼不但不殺李大亮,反而十分欣賞他,引為知己,舉薦他為自己的副將。后來李淵兵入長安,李大亮前去投奔,張弼發覺,帶兵追上他,最后卻又放走了他,為此張弼回去后還被李密重罰。
數年后,東都王世充雖敗李密,可王世充最終還是為李唐所敗,張弼在李密敗后便歸隱家鄉,李大亮卻在大唐深受重用,剛歸唐時僅授縣令,很快憑才能一路高升總管、都督等職。
貞觀后又遇貴人秦瑯,得秦瑯父子在朝中支持,李大亮的仕途也是十分順利,一路青云直上,最后做到了安南大都護府的長史、交州刺史。李大亮上任前找秦瑯,拜托秦瑯一件事,就是希望能夠為當年的老友張弼謀個差事。
李唐擊敗王世充后,李大亮曾經數次尋找張弼,可張弼都一直不愿意見他,李大亮官職越高,張弼越躲著不見。
后來李大亮三番五次的上門堵人,好不容易才又見到張弼。
秦瑯很給李大亮面子,先是把張弼調到自己的麾下任職,等干出了成績后,又大力保舉。
于是幾年后,李大亮如愿的把老大哥張弼調到了自己的安南,張弼就在交州東南的愛州任刺史。
這次平蠻亂,張弼統領一軍為前鋒,作戰勇猛,所向披糜,捷報頻傳。
想不到,轉眼間就被人砍下首級順江流下。
李大亮很后悔,若不是自己執意想請老大哥出來共享富貴,這位也不會再披戰袍,本來他在長安做官也做的不錯,都已經升任左衛中郎將了,自己卻非還要安排他到愛州來做刺史,就是想一起有個伴。
這次平蠻,張弼特別賣力,也是想回報李大亮,避免有人說李大亮為他循私,他要以實打實的戰績,向別人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