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后,西晉的司馬越,東晉的王導、桓溫、劉裕。
再北朝的爾朱榮、高歡、宇文泰、宇文護一直到楊堅······
甚至可以說,從西漢以降,幾乎所有的改朝換代,都是由那些重臣、大將來完成的,王莽篡漢,曹丕立魏,司馬代魏,劉裕登基,宋齊相迭,楊堅代周,甚至是后來的五代相替,黃袍加身等,其實都是權臣篡位。
當然,也有安于高官厚爵,不索九錫,做著無冕之王的如漢朝霍光,魏太傅司馬懿,還有如明首輔張居正等,也有覬覦神器的梟雄,如桓玄授九錫,滅東晉稱楚帝,但后兵敗身死的,也有如隋權臣楊素之子楊玄感謀叛隋朝自立,亦以失敗告終的。
有句話說的好,王莽謙恭未篡時,周公恐懼流言日。
到了那種地位,其實很多時候,這人也是多半由不得已了。
諸葛一生為蜀漢,可身為蜀漢丞相,上朝卻也要百甲衛士相隨。也有人曾經說過,假如王莽還沒篡位時就死了,那世人又會如何看待他?或許都會認為他是個圣人,而不是一個篡位的逆臣賊子了。
再又如曹操,假如他的兒子曹丕不篡奪東漢朝廷,那么曹操是不是也就成了一個匡扶大漢的高光宰相?
又或者說假如諸葛亮有一個如曹丕、司馬昭那樣有能力且有野心的兒子,那在他死后篡位了蜀漢皇位,那諸葛亮的歷史評價又是什么?
所以其實當權臣也是風險極高的,走到了那一步,往往要么更進一步,篡位謀朝,黃袍加身,如劉裕啊、陳霸先啊、楊堅啊、高歡、宇文泰等,要么就是能夠控住局,如曹操啊司馬懿這些牛人,自己繼續給兒子打基礎,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時候。
當然,也有沒走出那一步的,就如周公、伊尹、霍光、張居正、楊素等這些人,可這些人里,真正能夠得到善終的卻很少。
霍光權傾朝野,歷經四朝,可一死,整個霍家就被清算株除。
楊素更是被逼的有病都不敢吃藥。
張居正死后被明神宗抄家,嚴嵩多十多歲都還被罷職抄家。
至于多爾袞就更別提了,為了個寡婦,連江山都不要,結果最后還落的個無比凄涼的下場。
還有鰲拜,顧命大臣,滿朝開國猛將,最后那也是被康熙小皇帝算計殺死的,再有北周的權臣宇文護,也是被侄兒召入宮中所殺。
真正功高震主還能保全的,也就中唐的郭子儀了,異姓封王,尊稱尚父,但其實說起來,郭子儀頂多是功高震主,但還并不是權臣。
因為郭子儀只是個帶兵武將,從沒有在中樞真正的執掌過朝政,甚至都沒正經當過宰相,有唐一代的權臣,其實出過很多。
比如說唐玄宗時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以及接他位的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再后來安史之亂時開始起來的唐朝權宦們,李輔國、程元振、俱文珍,仇士良,這些都是確切執掌朝政,甚至都能影響,甚至是控制皇帝的。
至于晚唐時的幾位藩鎮權臣朱溫、李克用,李茂貞等就更不用說了,手下兵強馬壯,皇帝都怕,朱溫后來就直接把晚唐朝廷殺了個一干二凈,然后自己篡位代唐自立大梁朝了。
占據關中京西的李茂貞,更是一度是長安唐朝天子的爹一樣做威做福。
大唐開國宰相里的裴寂,曾經權柄很重,但還不能說是權臣,長孫無忌倒是確實當了十年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