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和高士廉爺倆在吃螃蟹,動作熟練,姿勢優雅。其實中原早就有吃螃蟹的傳統了,不過這玩意一般都是貴族士大夫們喜歡吃,就跟喝茶一樣,能吃出花樣來,還顯出優越感。
侯君集跟尉遲恭、張亮這三位大老粗就不碰螃蟹,看著張牙舞爪的,那么大的蟹,也看不出哪里有什么肉,還不如吃蝦,個大肉嫩。
侯君集以前也附庸風雅吃螃蟹,結果他分不清哪是蟹黃哪是蟹的內臟,也搞不清什么是腮什么是肉,被人嘲諷過后,就再也不吃這玩意了,頂多只吃蟹黃餛飩。
“看樣子秦瑯在嶺南確實呆的很愜意啊,怪不得樂不思蜀,陛下三征五召都不肯回來呢。”侯君集一別吃著大蝦,一邊還陰陽怪氣。
長孫無忌拿著一只蟹爪很優雅的在掏蟹棒里的肉,“你要是覺得那邊愜意,正好調你去好了,你之前不彈劾李大亮無能嗎,要不你去做安南大都督府長史?要是你覺得沒這能力統領一道,那就委屈做個愛州刺史?”
侯君集不吭聲,他知道跟長孫無忌打嘴仗是打不贏的。
李世民也抱著個椰子在吸。
“秦瑯今年不會回京了,他在嶺南還有幾件大事要做。”
皇帝并沒說秦瑯有什么大事要做,但宰相們也沒直接問,大多能猜測到估計還是在嶺南合州并縣、改土歸流,增置軍府,移民屯墾這些事。
侯君集總說秦瑯在嶺南瞎折騰,但事實證明,秦瑯明明是在嶺南大刀闊斧的深入改革,效果還十分明顯,所以大家也都很支持秦三郎繼續折騰下去。
況且人家秦三郎在嶺南折騰,不僅沒要政事堂支援一兵一卒南下,這次還反而派來了兩萬嶺南兵,六萬嶺南壯丁北上支持朝廷。
而嶺南的錢糧更是水陸并進,日夜不停的運往中原,輸入長安。
這樣的嶺南,朝廷誰不高興?
武德中,嶺南歸附,可實際上朝廷收到半點錢糧稅賦,幾十個州縣多數都是只納點土貢,更多的連土貢都不納一點。
相反,朝廷每年還要撥出大量錢糧,用以維持在桂州、廣州、交州這些要地的駐軍、官吏等的開銷。
像如今這樣,各種稅賦、商稅等上繳,嶺南三道今年所繳之稅賦,已經很驚人了,雖遠不如中原,但僅交廣幾個大港,其稅賦已經追上了杭明等江浙沿海之地了。
而且這勢頭非常猛。
這還僅僅是公面上的,私底下呢,政事堂諸相公,又有誰沒在嶺南參與工商海貿,這嶺南新興的工商貿易,家家都分了杯羹,這里面的利益可是十分可觀的。
連不被秦瑯帶著玩的侯君集,都自己想著辦法,把錢拿給自己的親家,然后也暗里摻進去了。
這兩年,嶺南是長安權貴們都在談的一個新世界,一塊大肥肉。
這是黨仁弘、周紹范他們在任廣州時,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所以雖然眼下嶺南那邊紅紅火火,但長安的這些相公們,卻沒有誰說要摘桃子,要把秦瑯換掉,因為誰也沒有那個實力敢說自己人過去能收拾好那邊的爛攤子,能照顧好各家的利益,因此,保持嶺南現有的局面,是大家都樂見的。
如今的嶺南,其實也還亂的很,水很深,也許只有秦瑯那家伙在那邊,才能繼續把局面控制住,也唯有秦瑯,方能讓馮盎等嶺南土王們,到如今都還沒有什么動作。
尉遲恭倒是直脾氣,“秦瑯不回來,咱們也照樣北伐,沒了張屠夫,就要吃帶毛的豬了?我尉遲恭就不服氣,打薛延陀和高句麗,兩邊戰場,我請統兵伐一路!”
侯君集也不甘示弱的請戰掛帥。
李世民悠悠的吸著椰汁。
朝廷今年一直在做北伐準備,可到現在,具體掛帥人選,皇帝也還沒公布,這讓自認為有資格的將領們,都摩拳擦掌,爭的十分激烈。
秦瑯不回來,倒是又少了個有力的競爭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