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跟陛下當面參你一本,把你踢出中書門下,讓你回老家好好休養個三五八年的,待病情好轉了,再回來。”
馬周哈哈大笑,“有時我也想著要是能放下手頭的事務,真的找一僻靜之地休養就好了,其實你那灞上的白鹿技校就不錯,我這幾年每年也總要去個三五回,發展的真不錯,只是越看越覺得有些可惜啊,那些技校的技工學員們,其實都非常的努力,十分珍惜那來之不易的機會,可是白鹿技校卻只教他們最簡單的東西,經典史集都只是入門。”
秦瑯卻并不覺得有什么,灞上白鹿技校里的學生,基本上都算是委培生,就是由秦家各大商號工坊等里自己招生的一些年輕學徒,挑選其中表現好、勤快又聰明的一些孩子,送來這里深造。
這些孩子進商號作坊等之前,其實都已經是簽過契約的,不是賣身契約,而是一種雇傭契約,學徒關系那是白紙黑字寫好的,各種待遇都很明確,但是義務責任也很清楚。
他們被選到白鹿技校來讀書,更要再簽一份契約,學習完后還得再回到原來的單位,從哪來回哪去。若是違反,后果很嚴重的。
馬周說這些孩子很聰明,不少讀書的好苗子,可秦瑯并不是花錢來辦普及教育的,更不是為了科舉培養人才。
那是國子監干的事情。
他這技術就是培養技術工匠的,文化知識不過是基礎教育,入門就夠了,更重要的是學好他們自己的專業技能,將來回去才能提升薪水。而秦家前期投入在他們身上的本錢,那才有意義。
那樣才是良性可持續發展,否則的話,誰會投這么多錢花這么多精力來辦一所技校?
白鹿技校出去的孩子,基本上都會再回商號工坊成為工匠,將來這里面也許也會走出一些詩人、舉子之類,甚至有可能通過科舉當官的,但絕對只是極少數,屬于特例的東西。
秦瑯給馬周也捎了幾塊上好的端硯,還有一些桂圓干。
一邊烤火,一邊剝著桂圓干吃,秦瑯對馬周毫不避嫌的說起了對太子的擔憂。
馬周也點頭道,“太子近來貪戀酒色,經常跟倡優宦官為伍,更重要的是,他聽信宮中侯氏裴氏的媚語讒言,便大肆安排她們的親戚族人等為官,賞賜揮霍無度。”
“我還要提醒你一下,我聽說裴氏的兄弟子侄到處結交無賴閑漢,網羅人馬,這在天子腳下,可是十分犯忌諱的事情。”
“老馬,我想請你也進東宮,一起好好幫忙引導太子。”
馬周對此倒不拒絕,只是提醒秦瑯,如今的太子,只怕并不容易勸諫,長孫無忌這個娘舅的話,太子都不理會了,秦瑯的話,未必就管用。
“我們總得想辦法,太子本性并不壞,只是如今走了點歧路,我們不能就這樣拋棄他。”
馬周也只是苦笑,其實大家都有些想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的圣德太子,容易就好像一夜之間變了性一樣?
大家最后只能將之歸結為是裴侯二婦蠱惑太子了,紅顏禍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