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唐來說,這可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好事,女王復國還不到一年,但大唐對林邑的貿易量已經激增,提升了好幾倍,更別說取得貿易關稅協定后,大唐又還給他們許多借款,賣出許多軍火,這些買賣可是非常賺錢的。
當然,李世民對于林邑的漢化改革也是非常喜歡的,大唐的文化輸出,這不正是大唐強盛的代表嘛。
所以說雖然林邑女王把皇帝的女婿大唐的宰相封為林邑攝政王,尊他為偉大的林邑守護者,還生了個私生子,可李世民并不追究。
這些并不影響林邑投入大唐懷抱帶來的巨大好處。
如今無數的中原熱錢涌入林邑國中,在那邊挖礦、建坊,甚至是開設商屯建立種植園,又或直接投錢興建碼頭港口等等,無數的中原商貨,隨著一條條唐船涌入到林邑,換回的是無數的林邑原材料物資和金銀銅鐵等等。
林邑現在已經成了大唐商貨的重要銷售地,也成了大唐重要的商品原料供應地,李世民如今也還是懂些經濟的,知道大唐在其中占了很大便宜。
這是在剪林邑的羊毛,大唐賣出的是附加值高的手工制作商品,而林邑人出售的主要都是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大唐商人從林邑收購運回這些原料到大唐,經過加工生產后,轉一圈又有不少回流到林邑,賺的盆滿缽滿。
大唐朝廷則在這一個個的貿易、加工、流通等過程中,既賺了稅收,也促進了百姓、商人們賺錢的機會,這種好事,李世民求之不得呢。
女王要依靠大唐抱大腿,要強化自己對林邑的統治權,所以主動選擇與大唐合作,而大唐為林邑站場背書,得到的是巨大的文化與利益的雙豐收。
各取所需。
秦瑯就成了兩家中間重要的紐帶。
“你有沒有去橫山看過?那邊現在怎么樣,女王和林邑朝中,對于橫山是什么態度?”
秦瑯問。
張超捧著個椰子悠閑的吸了幾口。
“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啊,你知道那些牲口有多過份嗎?本來之前你跟李大亮定好的計劃,是借助林邑女王討逆平亂為由出兵南下,越過橫山,占取比景、朱吾,向南推進三百里,以朱吾江為界。”
“可是我這次去才發現啊,這些牲口不但把比景、朱吾占了,而且早越過朱吾江,一路向北八百里,如今不說是盧容水了,甚至壽冷水都過了,直接占到了西晉時設立的盧容、象林了。”
秦瑯腦子里迅速過了一遍林邑地圖,對照這些地名,馬上也就有了個清醒的印象了。
九德是后世的榮市,越裳是河靜,這都是之前就已經是唐境內控制區了。
而他要求借機南下占領的比景、朱吾,則是后世的廣溪、洞海,朱吾水正是后世的日麗江。
能占據這片地區,已經算是吞下一大口肥肉了。
可他還真沒想到,那些派出去的兵將,膽子這么大,一路南下,渡過日麗江都還不停,一路把象林都占了。
象林是哪?
那就是后世的順化啊。
再往南就是峴港了。
那些牲口之所以停下來,主要還是因為過了順化后,已經不再是一馬平川的沿海平原地區了,往南便是橫山山脈的余脈橫擋在南下路上,一直堵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