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府兵軍田不足額,而且現在行兩稅法,府兵也是不免課役的,也就通海、嶺南這樣的邊地,還在推行著武德年間的政策。
“還沒尋到合適的嗎?”
“有幾個,還在考慮呢。”老嚴呵呵的笑道,通海軍的士兵多數是從嶺南那邊過來的,許多都是貞觀初年移民南下的,這些人以前在中原都是貧困戶等,條件大多不好,南下闖蕩生活的,奔著南下移民能分田地來的。
建立通海都督府,編設通海軍后,這些人又在通海落戶安家,其中不少如鄭恩養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一些死了老婆的鰥夫,或者是一些以前窮現在還沒來的及娶的老光棍。
嚴三娘三十來歲,帶著兩拖油瓶,姿色什么的也一般,在中原再嫁其實也不容易,但在通海這邊,其實這條件還是不錯的了,要不是老嚴比較摳,不太愿意再給女兒多置辦嫁妝,又總想尋一個比較有前途的軍官,這嚴三娘早就嫁出去了。
就是現在,據說也有好幾個軍漢對三娘很有意,放假后經常過去大獻殷勤,挑水砍柴甚至是修房子等,可老嚴卻挑來挑去的。
仗還在打,生活仍在繼續。
對于鄭恩養來說,如今的生活其實挺好的,升了職漲了薪,剛剛崔縣君和劉校尉又開府庫,給將士們發了筆犒賞,絹布錢糧加起來也值好幾千。
另外眼看著馬上又要發一年兩季的冬衣了。
按標準,一名通海軍一年春秋兩套衣裳標準是絹、布六匹,綿十二兩,另外隨衣錢三千。
做為火副,甚至還能多發一點。
通海這邊四季如春,夏天不太熱,冬天不太冷,衣料都要省不少。
只要不是運氣太差,不在跟蠻子作戰時戰死,通海軍士還是個相當受歡迎的職業差事的,好多人想當都當不上,鄭恩養當初也是運氣好,正好趕上了,如今想再加入,可就難了。
之前程都督去廣州拜見衛公,回來時得到了兩千新增兵額,為此多少人打破頭,各種托關系想進來。
鄭恩養原本也想讓自己兄弟進來,還托老嚴去找了劉校尉,結果最后也沒成,實在是想進的人太多,所以通海軍子弟也不是想進就能進,程都督設立了嚴格的點選考核標準。
各方面符合的才行,鄭恩養的兄弟一來年紀太小,二來也不會騎射這些,力氣倒是夠,可個頭矮了點。
“師傅,你說咱們什么時候也反擊一下,天天這么防著,也不是個事啊?”鄭恩養瞧著野外那金黃一片,妻子有孕在身,家里的稻子也快熟了,他很想回家幫忙收稻、栽稻。
“這都是上面訂下的,我們這些當兵的,只能聽從軍令。”老嚴掏出兩塊檳榔,分了一個給鄭恩養,“據說啊,這還是衛公親自擬定的戰策,說咱們這樣打,能立于不敗之地,能讓和蠻進退不得,最后耗死他們。”
“可這也太不爽快了,整天睡覺都還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就不能跟當初咱們在嶺南時圍剿句町蠻一樣,直接殺到他老巢,將他們連根拔起嗎?那樣的話,永絕后患,咱們也輕松些,甚至家人也不用那么擔憂啊。”
“誰不想呢,可我們通海都督府管著這么大的地方,卻只有幾千戰兵,你以為打大仗,深入蠻巢是那么容易的?一旦有點閃失,后果你想過沒?所以說啊,上面的想法也是沒錯的,想打勝仗,先考慮失敗的后果,其實我們現在這樣也挺好!”
老嚴拍了拍徒弟的肩膀,“你繼續在這盯著,我下去了,一會要殺豬,馬上要開鐮收割了,下死力的時候到了,得提前備好些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