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貞觀朝以來,先后大破突厥、吐谷渾后,如今大唐上下,確實有股子睥睨一切的傲氣。
這股子傲氣來自于貞觀以來對外戰爭的屢戰屢勝,所向披糜,是實打實的砍出來的。
曾經武德朝時,對突厥人的畏懼,甚至對吐谷渾的示好,連黨項羌都得低聲下氣的拉籠,如今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不服,打,打到服為止。
突厥輕騎兵厲害?
他們擋的過大唐的強弓勁弩嗎?
薛延陀人的騎馬步兵強悍,那他們擋的住大唐的陌刀步槊嗎?
吐谷渾桀驁,他們的天靈蓋比大唐的戰錘還硬嗎?
承乾沒帶過兵,也沒打過仗,可這不妨礙他跟所有的大唐子民一樣,對唐軍無比的自信和自豪。
“當初秦瑯僅以疊州一府之兵,便能大破黨項羌八部。后以隴右一道之兵,區區幾萬人馬,便能橫掃吐谷渾三千里地,槊挑吐谷渾大汗,敗敵數十萬,吐谷渾人的脊梁早就被秦瑯打斷了,休養了幾年,還真以為又能狂妄起來,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了!”
“涼州大都督府長史程咬金快到了吧?”
賀蘭楚石回道,“暫時還沒收到宿國公的回復,估計接到殿下的信后,正領河西兵前來。”
涼州,后世甘肅武威,漢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為涼州,以其金行、土地寒涼之故也。隋朝大業時,武威統縣四,戶一萬一千七百五。
一直以來,涼州都是河西地區的中心,大唐貞觀在州上再劃設道治,河西從與隴右分離,涼州都督甘、肅、瓜、沙等州。
武德初,平李軌,置涼州,李世民就曾兼任過涼州大總管。
涼州地處河西走廊的東部,是天梯山山麓所展開的扇狀地區,河流密布,地勢平坦,是一個天然的綠洲,且周邊山脈環繞,水流充足,土地肥沃,地理位置險要。
曾是羌戎的必經之路,也是絕險的防御之地。
漢代開河西之地,隔斷諸羌與匈奴。
從此以后,中原歷代王朝都極重視河西走廊,牢牢將這片地區控制在手,吐谷渾立國數百年來,也一直想要爭奪河西,但不論中原哪個王朝控制著關隴地區,都不曾放棄半分。
到如今貞觀十年,因為突厥吐谷渾等都臣服于唐,大唐重新進入了西域,重開絲綢之路,貿易大興,涼州也因此穩定下來,成為西部地區最繁華富庶的地區。
涼州與吐谷渾雖隔著祁連山脈,但是依然還是有通道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