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身著紫色圓領缺袴官袍,頭戴著黑色的軟腳幞頭,腰間一條九環玉帶,金魚袋與其它蹀躞七事系于其上,腳下一雙鹿皮靴子,肩上還系了件猩猩紅的披風。
他面帶微笑的踏入東謝的寨廳。
東謝蠻王謝元深留在應州都尚寨子里的一眾家族重人要員,今日都來了,紛紛站起恭敬迎接。
大家起立致敬。
秦瑯笑著一一回禮。
秦瑯身后跟著經略牙軍的衙內指揮使秦存孝和秦瑯的掌書記劉仁軌,秦存孝面容嚴肅,一身明光鐵甲在身,手里還捧著秦瑯的那把天子賜的尚方玉具大劍。
劉仁軌倒是滿面笑容的,對誰都微笑著點頭。
廳里除了謝家的一眾長老們在,賈務本、苑竹林、馮智玳等一干隨同西巡的刺史將軍們也都早就在了。
謝家的老祖奶奶手柱著一支犀杖,特意恭請秦瑯坐到首位上。
這是謝元深的祖母,來自黔州的思氏。思老太夫人的父親是黔州思氏首領,如今是兄弟的孫子為首領。
而老太夫人嫁到東謝,也是兩大自漢代起就扎根黔中的豪強大族的政治聯姻,一在西北一在東南,兩家都是實行的遠交策略。
既能相互聲援,又不會有直接的利益沖突。
思太夫人嫁到都尚東謝家,當時她丈夫還只是少主,數十年過去了,他的丈夫也早去世了幾十年,她的兒了、孫子先后繼承了東謝家族。如今的東謝首領謝元深,便是她的長孫。
思太夫人八十多歲的年紀,可精神還十分好,身子骨硬朗,雖然滿頭白發不見一根青絲,但人家滿口牙居然都還在,尤其是老太夫人腿腳利索。據說還在當著東謝的家。
此次過來接觸后,發現這老太夫人確實還很精神,腦子也還很活,尤其是對于外面的局勢把握的較準。
隋朝時,她就曾勸說丈夫去拜見隋朝派來西南的總管。而貞觀三年,謝元深入朝拜見天子,據說也是這位太夫人的堅持。
謝元深本來并不太想去長安,認為天高皇帝遠,自己在這邊逍遙自在就好,但老夫人不僅讓孫子謝元深去拜天子,甚至也勸說促成了思氏入朝。
如今謝元深領兵在外,秦瑯東來。
老太夫人是拍板決定恭迎秦瑯入寨的,甚至她還先安排了兩個寨里的年輕侍女去服侍秦瑯,后來更是親自把年幼的小孫女安排到了秦瑯那去,雖被拒絕了,可這位老太夫人也并沒有表現出什么不滿。
謝家的寨廳,其實也就是謝氏的土司樓,雖然此時還沒有土司這種稱呼,貞觀三年得到朝廷冊封,以其地為應州后,謝家便也就對外稱應州謝氏。
這都尚寨也就成了都尚城或應州城,謝家幾百年聚居的這大寨子,便成了刺史府。
最中心的這座大寨廳,也就成了刺史衙門。
數層的寨樓建的還是很氣派的,全木建成,前后數重,上下多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