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弓箭,甚至普遍是采用獸骨磨制成的箭頭,這樣的箭頭相比唐軍的精鐵箭頭差太遠。
而他們的長矛、刀斧等也相當的差。
幾場戰斗下來,他們更發現這些人也不會什么戰斗,這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的牧民而已,還是一群對唐軍最充滿畏懼的牧民。
一群畏懼大唐,且還由一個腦子有問題,無比懦弱的家伙所率領的,這么可笑的一支軍隊,承乾豈有畏懼的道理?
他一個都不會放走。
一旦他們逃離,到時想要再追上他們可就太麻煩了,尤其是這風雪交加的,他可不愿意一直在這青海湖畔喝西北風。
鼓聲越來越響。
吐谷渾的前鋒輕騎雖然跑來跑去,可唐騎不為所動,他們的佯攻誘敵計劃失敗,慕容承的汗旗也終于移到了陣前宣王的那面金色大旗邊上。
慕容承似乎也明白了唐太子的打算,不準備放他們離開,于是他準備放手一搏。
隨著劇烈的戰鼓聲,吐谷渾人干脆發起了全軍突擊,似乎想一沖而過。
承乾緊了緊手中的槊桿,又夾了夾馬腹。
九個騎兵團分成三個戰斗群,最后組成了一個三角鋒矢陣頭。
軍官們帶頭催動坐騎向前。
緩行,慢跑,疾馳!
吐谷渾人漫野的奔來,而唐騎卻在雪地中形成了五支鋒疾殺向敵軍。
五路騎兵,五支箭頭。
每個箭頭,三個騎兵群組成,每群又由三個騎兵團組成,每騎兵團又由左右兩旅騎兵組成······
這些正不斷加速沖向敵人的唐騎,始終保持著嚴密的陣形······
承乾跨在馬上,留在旗下,帶著不到二百騎旅賁。
在后方看去,八千唐騎沖向敵軍,敵眾我寡那么明顯。
但唐騎卻氣勢如宏,那些旗手們高舉著一面面的將旗、營旗、團旗、隊旗,緊隨著各自的軍官后面。
軍旗在風中飄揚,獵獵作響。
大地都在騎兵的鐵蹄之下震顫。
猶如兩股浪潮猛的撞在了一起。
唐騎與吐谷渾人終于相撞了,相比于唐騎的軍容整齊,陣形嚴密,吐谷渾人的突圍,倒像是在四散逃亡,就是鋪天蓋地的人馬,并沒什么組織調動。
看似好像是八千唐騎一頭扎進了數倍于自己的吐谷渾軍中,可實際上僅一瞬間,那漫無邊際的吐谷渾軍就如同一個大泡沫一樣被刺破了。
唐騎甚至都沒有滯緩沖鋒的速度,一直在往前沖,擋在他們面前的吐谷渾人,不是被射落馬下,就是被馬槊長矛刺落挑飛,要么就是被撞飛······
一個又一個的吐谷渾人倒下。
吐谷渾軍一瞬間就被撞成了篩子,緊接著被犁出一條又一條深深的缺口。
第一波騎兵沖過,第二波唐騎又跟著上來了。
五路騎兵,各分成了三波,一波撞過去,一波又跟著拍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至。
連續不斷的沖擊,無情的把吐谷渾試圖突圍的人馬拍的粉碎。
向前向前繼續向前,騎兵們不斷的催馬加速,毫不停歇,一直到他們沖破了重重吐谷渾人,到了盡頭的谷口。
調轉馬頭,重新集結。
再順著來時的路,再往回殺過去。
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