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當李世民結束皇子爭儲,再次確立承乾地位后,把房玄齡魏征給暫時踢出政事堂,重用的是自己起家核心班底的山東豪強集團代表的秦瑯,馬周雖是寒門士子可也跟秦瑯關系密切,李大亮出身關隴,但本身也上過瓦崗,還跟秦瑯搭檔多年,所以他們其實跟秦瑯又明顯是政治同盟。
長孫無忌則是關隴出身,這四位宰相李世民精挑細選,都是既有能力,且立場分明的支持太子承乾的。
可李世民又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就是在這四位宰相中,秦瑯與其余三人關系都很好,尤其是馬周和李大亮的關系密切,這讓皇帝不得不考慮這點。
皇帝是否在防范他,秦瑯不能肯定,但這符合邏輯,因此他也無意跟長孫無忌爭權。
反正這頂多算是太子當政的一個演習而已,有什么好爭的。
長孫無忌在重建一個關隴集團,確切點說,是想重新建立一個關隴出身的朝中朋黨,與當年的關隴集團肯定是不能并論,畢竟在隋朝時,關隴集團可以說已經失去了他們的根本,楊堅改革府兵制度,兵不再為將有,豪強士族們不再能擁有鄉兵后,關隴集團就失去了他們最大的政治資本,之后的這幾十年,其實完全就是在吃老本而已了。
到如今的關隴集團,經過隋唐兩代的持續打壓,早不復當初,但是憑借著這些年的政治資本資源優勢,在朝中再拉起一個山頭來還是可以的。
“魏公?”
承乾見舅父長孫無忌堅持反對自己,很不滿,把目光望向秦瑯,希望能夠得到秦瑯的支持。
“殿下,中書門下近日得到侯君集自西州發回的奏報,稱高昌王鞠文泰近來行事越來越過份了,而突厥欲谷設更是經常縱容手下劫掠絲路,我大唐西域的駐軍與移民,與高昌和欲谷設部的沖突正在加劇,隨時有失控的危險。”
“就在不久前,欲谷設指揮沙陀處月部襲擊了焉耆一個城池······”
“絲路如今正遭受嚴重威脅!”
承乾聽到侯君集這個名字就已經皺眉了,他現在都不想聽到這個名字。
“是不是侯君集故意制造邊釁,以圖邀功?”
“殿下,臣以為侯君集沒這么大膽,況且,中書門下也收到了鎮西大都護府,以及鎮撫司等多部門發回來的奏報,都證實了侯君集并沒有虛報軍情。”
“高昌王和欲谷設哪來的膽子?”承乾問。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說來說去,其實都是一個利字也。高昌扼守通西域咽喉,地理位置重要,這也是以往絲路必經之處,高昌國小民寡,可占據此要道,憑借絲路經商貿易之利,也因此成為西域強國······”
問題就出在絲路之上,高昌雖說西域強國,扼守咽喉,可畢竟跟大唐一比還是小國,所以對待中原或以前西域霸主厭達或突厥人,他們都是比較恭順的,只要能讓他們保持相對獨立,他們都愿意臣服,反正稱臣納貢換取繼續過富裕日子,繼續占據絲路貿易之利。
跟大唐之前也是如此,主動臣服歸附,十分恭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