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若有所思。
“薛延陀如今這樣子,未必會奉詔吧?”
“不奉詔也沒關系,到時突厥諸部和回紇、契丹等諸部以應詔協從西征為名集結西出,來個假途伐虢好了。”
“可薛延陀如有準備?”
“有準備也沒關系,起碼可以保證薛延陀人在我們西征討伐高昌的時候,沒法來犯境侵襲。”
至于欲谷設,先不以他為目標,只下詔討伐高昌,可以先麻痹一下他,就算騙不到也沒損失,反正先打高昌,再打欲谷設。
欲谷設本是始畢可汗之子,當年曾與處羅可汗之子阿史那社爾一同鎮守漠北,后被鐵勒人擊敗遠走西域,向大唐臣服,因此被安置于高昌附近。
西域肆葉護可汗被唐討伐斬殺后,唐朝冊封了李世民的拜把子兄弟泥孰為可汗。
泥孰也同意了將天山南的焉耆諸國割讓給大唐管轄,自己回到碎葉川千泉山立汗庭。
泥孰在位時還是對大唐很恭敬的,只是泥孰于貞觀八年病逝,上遺表請立其弟同俄設為大汗。
李世民尊重其請求,立同俄設為西突厥大汗,賜封號咥力失可汗。
只是相比其兄長泥孰,同俄能力不行,且較為殘暴,沒幾年就搞的人心離散,尤其是他在對待欲谷設這些當初從東突厥過來的部落上,就更加苛刻。
這也導致了欲谷設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他與高昌結盟,就數次跟同俄交戰。欲谷設數次向大唐請求支持,甚至想請婚,希望自己來做西突厥大汗。
可他畢竟是東突厥過來的,大唐沒理由支持他做西突厥大汗,西突厥各部也不肯服啊,結果沒答應,欲谷設也就轉而對大唐怨恨起來,開始搶掠絲路,攻打臣屬大唐的焉耆等國,大有你不支持我做大汗,我便要自立為汗的架勢。
雖然現在還沒公開反叛自立為汗,但早晚的事。
秦瑯的意思就是平亂得趁早,高昌和欲谷設一起收拾了。
大唐對西域的政策,可不是只要求臣服的,而是要一步步實際控制的,所以高昌的這個行為絕不能容忍,必須得動手,還得一棍子給打死了。
至于欲谷設,那就是摟草打兔子捎帶的事兒。
誰敢挑釁大唐,那也是雖遠必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