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毗對于吐蕃來說,極其重要,不可或缺,蘇毗物產豐富,不經牲畜發達,盛產鹽,而且還產黃金、朱砂、麝香等,其貿易東抵在唐,北抵吐谷渾,西抵西域諸國,南抵吐蕃和天竺諸國,貿易也很發達。
對吐蕃來說,沒有任何理由放棄蘇毗這塊肥肉,一旦蘇毗王子逃到唐境,則很有可能成為將來唐人干涉蘇毗的一個借口,畢竟秦瓊就一直不承諾吐蕃對蘇毗的統治,始終稱蘇毗是中原的附屬。
在追擊的隊伍失敗后,吐蕃反應迅速,立即調動更多兵馬越過牦牛河,誓要將蘇毗王子奪回,因為在牦牛河吃的虧,吐蕃惱羞成怒,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的命令。
很快吐蕃軍就氣勢洶洶的殺到,松州寧遠軍駐牦牛堡的士兵一邊派人把蘇毗王子護送往松州,一面也是馬上召集附近的多彌、白蘭等諸羌部防御堡壘。
一場戰爭就這樣打響了。
“戰況如何?”
秦瑯覺得吐蕃的那位贊普按傳說來看,應當是個很難干的人,十幾歲起兵平叛,然后就是一連串的深度改革,可謂是歷史上吐蕃帝國真正的創始人,這樣的人物,沒理由這么沖動啊。
但若是換個角度來看,又似乎能理解他的想法。
吐蕃雖然近年稱霸高原,可終究也只是一偏僻小國,偏偏如今又兵強馬壯,大唐可能對吐蕃并沒有什么想法,但吐蕃有大唐這樣一個強大的鄰居,有些被迫妄想癥也是正常。
吐蕃敢跟大唐開戰,無外乎一是想表明他們絕不放棄蘇毗之心,其二可能也是覺得在高原之上,吐蕃能夠占有天時地利等一些優勢,大唐雖強,可也沒法跑到高原上來跟他們爭雄。
這是一種冒險,但也未嘗不是吐蕃的一個試探。
“吐蕃傾國而來,號稱三十萬眾,其王派使者至松州下書,稱王子不歸,我且深入,直至松州城下。”
這很囂張。
吐蕃跟大唐其實往來不少,這些年幾乎每年都有使者往來,大唐還曾冊封吐蕃贊普為寅侯。
吐蕃不止一次向大唐請婚,不過大唐都沒同意,吐蕃算老幾,也配?
“你是說吐蕃侵國來犯,兵鋒直指松州?”秦瑯皺眉。
“是的。”
“吐蕃軍現在何處?”
“據說已連敗多彌、白蘭,打到河曲再敗黨項了。”
“牦牛堡、紫山堡、通天驛、眾龍驛等都失守了嗎?”
“消息隔絕,不知情況。”劍州刺史武士逸告訴秦瑯,吐蕃大舉來犯,偏偏此時秦瓊病逝,一時群龍無首,松州都督府已經向益州大都督府求援,并急報朝廷,劍州也已經得了益州大都督府的調令,讓召集兵馬準備增援松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