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州都督府長史韓威的履歷還不錯,隋朝末年關中驍果出身,后在與瓦崗交戰中兵敗被俘,就此成了秦瓊的部下,從此隨著秦瓊戰洛陽王世充、投李唐歸秦王,打河東劉武周,戰虎牢竇建德,平河北劉黑闥等,也算百戰功成。
現任松州都督府長史兼寧遠軍使,隨秦瓊在松州也是鎮守數年。
將近五十的年紀,還值當打之年,彪悍敢戰,能沖能打,是員悍將,他身材魁梧高大,滿臉的絡腮胡須,跟隨秦瓊征戰多年,韓威都出色的保持著悍將的本色,每戰先鋒。
不過韓威也有許多亂世里從底層中百戰打出來的將領的一些缺點,就是讀的書少,雖然戰陣經驗豐富,能沖敢打,可只是悍將而非帥才,沒有獨擋一面的能力。
吐蕃在秦瓊病逝的這個節骨眼上大軍來襲,著實也讓他有些慌張。
召集兵馬,準備糧草等,其實也只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思維,沒想到更遠的地方。
都督府中靈堂上,秦瑯與兄弟們沒能見上秦瓊最后一面,只能撫棺痛器一場。
若沒有吐蕃來襲這事,秦瑯到了松州便要扶靈返回關中,將他安葬在昭陵的賜墓,秦瓊的墓地是最就得皇帝下旨賜給的,也提前就已經營建的差不多了。
但現在,韓威領頭,松州大小官員將領們都請求秦瑯留下主持大局。
雖然秦瑯跟他們介紹了秦五郎秦珣,也把皇帝的敕旨給大家看過了,秦珣已經繼承齊國公爵位,并正式襲封為松州都督。
秦瓊七個兒子,除了秦瑯和秦珣外,其余五子也各推恩分封于松州,各授一個世封縣令之職。
不過韓威等明顯沒怎么把文弱的秦五郎太當回事,就是同來的秦四郎秦六郎這兩位,雖然已經挺高大英武,可大家還只信任魏國公秦瑯。
“還請魏公先留下主持大局,待擊退小蕃之后再扶忠武王靈柩回長安。”
眾人懇請,秦瑯只好應下。
祭祀過后,秦瓊在松州留下的幾個妾侍和兒女也一起來拜見。
秦瓊除了秦瑯這個兒子外,在長安還有三子三女,另外在松州還有三子二女,并有七個妾侍。
相比起老四老五老六他們已經快加冠。松州這邊的則年少許多,最大的老七秦琦也才九歲,老八秦琤八歲,老七秦瑋更才六歲,兩個妹妹也都年幼。
那七位姨娘披麻戴孝楚楚可憐,她們有的是秦瓊從長安帶來的,也有就在松州納的,崔氏這些年一直都不肯來松州,秦瓊則長年鎮守松州,這里又是秦瓊的世封地,也是用心經營的,當然不可能少了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