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急會跳墻,兔子急了會咬人。
年輕的贊普本就是個狠戾之人,畢竟父親在他十幾歲時就被毒殺,眾叛親離,也是經過一段惶恐不安日子的,所以后來得蘇毗、后藏的新貴支持后,清算起叛臣舊貴族們也就格外的狠辣,滿族誅殺。
他娶泥婆羅公主和象雄公主時,也都是派祿東贊前去威逼恐嚇得逞的。
面對眼下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況,松贊干布沉思了一會,便下了決心。
芒相松囊的兩個計劃都不好,第一個繞路太多,而且要翻越好幾道山嶺,如瓊邦邦色所說一樣,等他們好不容易在那山溝河谷里繞出來,只怕唐人帶著羌兵已經在前面黃河邊等著他們了。
而另一個計劃,兵分兩路也不好。
“黨項、白蘭諸羌先前知我大蕃東征,聞風而逃,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如今哪來的膽子攔截?十萬騎?哼,不過是烏合之眾!”
贊普先在戰略上藐視了諸羌,給自家壯了膽氣,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計劃,仍然是兵分兩路,但一路留在此地,堵住唐軍西出的山谷口,占據有利地形,在這里阻擊攔截唐軍。
然后贊普親自率主力趕往河曲,既然已經知道了羌人在,也就不會被埋伏,他們需要的是主動打過去,將羌人擊潰,把他們趕下黃河,打開西歸道路。
等將西羌擊潰之后,便可撤離。
“誰愿留此殿后,阻擊唐軍?”贊普詢問。
諸將對這個大膽的計劃很驚訝,這個計劃是建立在一定能夠趕在唐軍突破封鎖前,先擊潰諸羌,突破羌人封鎖的,必須得成功,必須得比唐人快,否則就必將陷入東西夾擊,全軍覆沒的危險之中。
可贊普說諸羌烏合之眾,就算號稱十萬也不可能攔的住他們這二十萬眾,倒也不是沒道理,他們吐蕃是桂庸一起,趕著牛馬來上陣的,而羌人的作戰方式與他們一樣,都是游牧民的那一套,沒有什么后勤輜重補給那一套,趕著牛羊跟隨。
精銳在前打仗,奴戶部曲就在后面放牧跟隨,甚至有的直接把婦孺少年也帶上的,反正部落移動,就是一支軍隊。
所以吐蕃人有理由有自信認為自己能擊敗羌人,他們數量是羌人的兩倍,而且他們以往在高原上打遍周圍無敵手,也就是這次在唐人的險要關隘前才吃了個大虧的。
而黨項諸羌先前跟唐人交戰,敗績比他們還多。
河曲那個地方,又比較適合大規模的野戰,不用攻堅,那吐蕃就沒有半點畏懼之處。
只是經歷先前幾戰,吐蕃現在有些畏懼唐軍,雖然他們表面嘴上不服唐軍,認為他們輸給唐人幾陣,都是因為唐人做烏龜只會據險要堅城而守,但是心里面,還是已經有些對唐軍畏懼了。
畢竟尚囊那兩萬人馬,不就是在寧遠的岷江原上野戰全軍覆沒的么?
如今松州唐軍十萬來攻,吐蕃殿后留守的兵馬不會多,就算能占據險要,可也絕對不好守。
噶爾芒相松囊請戰。
贊普不許,說是要讓他在身邊,指揮破羌主力。
松贊干布望向了瓊波邦色,希望這位副相老臣能擔當重任,可是瓊波邦色之前好不容易干掉了娘氏,結果大相之位卻落到了后輩噶爾芒相松囊的手中,早就非常不滿,就算贊普許諾,說等回去后,要把娘氏家族的一萬奴戶部曲和其采邑領地都轉賜給瓊波邦色,也并沒能安慰這顆受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