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用兵,其實也沒什么特點,就是喜歡集中優勢兵力以眾擊寡,以強擊弱,近幾代吐蕃贊普的擴張戰爭皆是如此,主動出擊,集結優勢兵力,甚至通過機動等尋找機會,最后在戰場上形成我強敵弱的局面,再一舉拿下勝利。
眼前這局面,對吐蕃人來說有些不利,戰場、時間等都不是他們能選擇的,雖然數量上略占上風,可后面還跟著如附骨之蛆的不下十萬唐軍,他們因此只在這局部戰場有些兵力優勢,但整個戰局卻已經處于兵力弱勢一方。
“僧果米欽提醒過我,說唐軍這個軍陣,可能是個陷阱,前方中軍雖弱,但可能是唐人故意拿老弱羌人做誘餌,后面可能隱藏著隴右唐軍精銳,一旦我們中央突破攻過去,可能會被唐軍包圍。”
“是有這種可能,但我以為,就算冒險也是必須的了,如果我們全面進攻,想硬擊潰這十萬人馬,很難,就算能擊敗,估計我們到時也是精疲力竭了,而后面還有十萬唐軍精銳,有那位號稱護國戰神的秦瑯在,我們不能冒這樣的險,必須盡快突圍。”
噶爾的意思很明確,已經沒有時間和力氣來殲滅面前這十萬人馬了,就算本有機會贏,也不能去做,因為那可能是要慘勝,到時會被后面趕來的唐軍一鍋端。
必須得盡快突破唐軍攔截,突圍而去,其它的都顧不上了。
也許唐軍這個陣形就是個陷阱,就是要誘他們中央突破,但他們也必須得去打,因為沒第二條路可走了。
而且噶爾認為,即使對方真是個陷阱,但是以對方的兵力部署,兩頭強中間弱的安排,這也是唯一最好的突破機會,十八萬吐蕃軍以重騎打前鋒,不管不顧的就往他的陷阱里沖,只要他們夠強,那么唐人的網也能被沖破,然后直接突圍。
雖然他也明白,若唐人真是這種安排,那么他們這種不顧一切的突圍之法,如果真成功突破了中軍,后面也極有可能會有很大部份人被圍住突不出去的。
可起碼能突出去大部份不是,甚至運氣好,說不定到時羌人潰敗,他們能夠直接擊潰羌人,然后全軍大勝而去呢。
“我們必須趕在秦瑯到來之前,完成中央突破!”
贊普咬牙道。
······
篝火前,康洛坐在地上,身上裹了件氈子,白天戰斗的一幕幕還歷歷在目,身上的箭傷此時也一陣陣的痛。
但他和同伴們都在沉默著。
這既是因為軍規嚴厲,有巡視的輕騎在來回監督,也因為大家此時心頭沉重。
白天這一戰,讓康洛明白了戰爭的殘酷,曾經對戰爭的種種熱血幻想,此時都不免黯淡。
但已經無法后退。
遠處吐蕃人軍中,不斷有新的隊伍趕到,據說吐蕃原本有二十余萬眾,在松州敗了幾仗,折了三萬,然后剛剛在他們老家麥洼殿后的三萬吐蕃人,又折了兩萬多,現在應當還有不下十八萬。
白天僅是幾千吐蕃輕騎前來沖擊,他們就折了上千人,康洛這一個百人隊,死了包括他族叔祖在內十七人,可謂傷亡慘重,而這還僅是對方的試探攻擊。
明日肯定是決戰,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幸存。
這一夜,格外的漫長,氣氛也無比的凝重。
天終于慢慢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