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加上在松州和麥洼幾戰的斬殺俘虜數字,那這次松州戰役,可就真的是非常震驚了。
想當年李靖北擊突厥,大唐六路齊出,發兵十八萬精銳,但最后李靖蘇定方等其實也沒這么大戰果,小股精銳突襲敵軍老巢,然后一路追擊,最重圍堵頡利將其生擒,突厥其余各部也就紛紛投降,突厥幾十萬眾,真正被殲敵的都不過幾千人而已。
秦瑯當初在野馬臺設計決戰吐谷渾伏允可汗,前后打了許多天,最后雖說大獲全勝,可斬殺數量也只占敵一小部份,更多的也是投降俘虜。
這一戰的斬殺確實是夸張了些。
松州一役,陣斬十六萬二千余,再加六萬七千余俘虜,這加起來就是二十三萬左右了,與吐蕃二十五萬兵來犯還有兩萬左右的差數,因此吐蕃真正在逃的起碼是有七八千,甚至更多。
難道還有上萬人的誤差,則可能是還沒清點出來的戰死者,或是有的直接逃亡時在白河、黃河里淹死了,又或者有些逃近了附近山里,還沒找出來。
“那些羌人下手太狠了。”劉蘭成嘿嘿笑道。
羌人雖然也歸附大唐多年,許多羌人也都還都是隸屬于各都督府下的蕃兵,也經常在唐軍邊鎮輪番受訓等過的,不是貞觀以前的那些羌部蠻兵,但說到底,他們終究也只是部落兵。
在經歷了一場超級大戰后,諸羌本身也是損傷巨大,所以殺紅了眼的羌兵在許多吐蕃兵投降兵,都依然沒停止殺戮。
說殺了三萬傷兵和俘虜都還算是保守,事實上那戰場九萬八的陣斬里,估計還得有一兩萬的殺俘,甚至是兩三萬都可能。
而追擊時殺的一萬多,很明顯,更可能大多半都是投降后被殺的。
反正這些天幸存下來的羌人,每個人名下都一堆的軍功,戰后他們可是提著一堆又一堆的人頭報功的,白河和黃河邊上,到處都是人頭堆,全是這些羌兵們的戰功,他們戰后到處爭搶割首,割下來就是自己的,堆一堆,就跟堆寶貝一樣請功記勛。
登記完后,他們都還很小心的把這些首級保護好,直接拿土封砌成一座小京觀,還要在邊上用石塊或上木頭立一個標記,倒不是給吐蕃人立碑,而是在上面畫上自己的標記記號,表明這是自己的,萬一唐軍到時還要再來點驗軍功,總還有個證據嘛。
這樣就不用擔心被搶功什么的。
秦瑯心里很可惜,本來能多十萬俘虜賣做奴隸的,不說十萬吐蕃俘虜賣做奴隸能賣上幾百萬貫錢的巨款,就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如今大唐擴張開發這么厲害,到處都需要人力,國內工商需要工人,邊地拓荒殖民也需要農奴,礦場需要礦工,十萬吐蕃奴隸,可真的是太可惜了。
“我們傷亡多少?”
“劍南九軍,前后傷亡六千余,其中戰死者兩千余,重傷殘疾需退伍者千余,剩下的養養就行。”
至于十萬羌兵,傷亡可就大多了,有四萬六千多人傷亡,其中陣亡約一萬七千余,重傷殘疾者兩萬余。
一戰就把四萬人打死打殘了,占到了羌軍的四成,若加上傷勢輕點的,實際是一半打死打殘打傷了。
整個松州戰役,持續三個月時間,吐蕃軍出動二十五萬人馬,劍南唐軍動員調集了十萬,諸羌聯軍十萬,共計是四十萬人的大戰役,吐蕃軍被全殲,羌軍傷亡一半,唐軍損失最小,但前后數戰,也傷亡六千余。
整個戰役,唐蕃羌三家傷亡總計近二十萬人。
秦瑯都不知道該如何向皇帝報捷了,此戰,堪稱貞觀以來規模最大,殲敵最多的戰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