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平原的西部和東部,分別有兩道山脈貫徹南北,形成西、東兩側的天然屏障,兩大山脈成功的阻擊了來自南海的西面大洋的氣流,就算是在夏季風暴多發季節,臺風行經此處,往往也被山峰阻隔在外。
臺風尾聲化為適量的降雨,潤澤平原大地,對農作物的威脅大大減弱。
適合的氣候,加上肥沃的土壤,使的這片平原真的就是一個巨大的糧倉。
“比關中平原還要大還要肥沃,比淮南更安全!”
“比交州的紅河三角洲更大多了,這地方沒法形容啊,我們這幾年就這么點人手,驅使著一些島蕃俘虜,十分粗放式的耕種,結果產量極好,收獲驚人,完全是上天賜飯啊。”
按秦祿說的,這地方九成土地都能種植水稻,而且雨水充沛,陽光充足,真是隨便插根筷子都能發芽,一年收三季都可以。
他們這幾年,已經開辟出了兩個種植莊園,不但能自給自足,甚至已經囤積了不少的糧食了。
這里的島蕃根本不會種地,他們也種水稻,但卻非常簡單,隨便撒下點種子然后就不管不顧了,到了收獲季節來割下稻穗就行了。
連刀耕火種這種南中和蠻人的技術都不如,完全就是放任自生自滅的,他們除了吃水稻,也還吃香蕉、椰子,反正都是隨便摘取,日子是過的很瀟灑的。
可也許正是這種安逸,讓這些島蕃十分落后,住著簡易的窩棚,穿著樹葉,每天曬著太陽無所事事。
張超以前覺得流求島上的島蕃弱爆了,但現在一對比,覺得人家流求島蕃還是很強的,畢竟那是曾經跟隋帝**打過仗的,雖然最后被打敗,但雖敗猶勇嘛。
可現在看這些島蕃,真就是長著人模樣的野人而已,沒有文字沒有國家,原始落后的部落制度,天天混吃等死。
要不是這里以前沒有發現新航線,處于半隱蔽狀態,估計大唐那些捕奴隊會非常喜歡這的,上哪找這么好抓的蕃子去。
張超現在都不得不開始佩服起秦瑯來了,怎么就運氣這么好,找到了這么一處世外桃園呢?
這一夜很熱鬧,很多人一夜都沒睡著,一直熬到天亮。
清晨。
海帶湯,白米粥,配上一些咸魚干,一頓早餐倒也讓大家心滿意足。
等飯后,秦祿做為如今金銀島上的一號領導,把秦瑯昨天安排的事情做了宣布,幾條船和一批護衛帶著淘金者乘船前往上游產金砂的溪流,搭建淘金者營地,準備淘金。
剩下的人則將在江心洲對面的南岸,修筑一座新的要塞。
另一部份人則會分到兩個農莊去,把這次帶來的家畜家禽等也送過去喂養,然后剩下的空船,也暫時休整幾天。
秦瑯讓船員們先去協助建立淘金者營地,有意要等那些淘金者中運氣好的,采到第一桶金,然后到時帶上一批幸運兒和黃金返回太平港。
到時用那些人做活廣告,再吸引招募更多的人過來。
果然,秦祿一宣布,淘金者們立即轟動起來,大家早就迫不急待的想去淘金了,誰也不愿意飄洋過海跑來這里,卻在這伐樹挖土修寨子種田的。
現在聽到馬上就能去淘金,大家都在稱贊秦家辦事果然有信用。
簡單的把淘金者編列為幾個隊伍,又宣布了一些營地規矩等后,便開始上船。
秦瑯沒有跟著去。
他站在江心洲據點的塔樓,向眾人揮手道別,一眾淘金者亢奮的唱著歌登上船,然后向著上游支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