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馳騁于遼東,馬文舉腦了不由的浮過二十多年前的一幕幕,那時將門子弟的他年輕熱血,響應驍果令應募為驍果,從征遼東。
當年與他同應的還有肉飛仙沈光等許多人,都是京中豪杰俠少,熱血勇武。沈光憑借著出色的本事,先登遼東城,被守軍打下城,又能跳起來再次銜刀攀城而上,讓皇帝都為之贊嘆,破格提升為五品朝散大夫,賞賜良馬寶刀,帶在身邊護衛。
馬文舉在遼東戰場上雖表現不如沈光,但也憑著真本事攢下不少高句麗首級,一步步獲勛授階升職。
再回首,往事如煙。
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不再是二十歲的小伙子,但胸中那股熱血,他仍未熄滅。
這次東征,是他好不容易才求來的機會,來之不易,就越發需要珍惜。
“殺賊!”
馬文舉揮著丈八陌刀,一馬當先殺入敵陣。
高句麗人被殺了個人仰馬翻,措手不及,他們增援蓋牟不及,南下遼東城,遼東城在望,所以也就放松了警惕,誰也料不到在遼東城下居然還會遇襲。
馬文舉老當益壯,在馬上陌刀連揮,左劈右砍,連殺數人。
身后飛騎營禁軍騎士們,也全都嗷嗷的往前沖,一千騎愣是殺出了萬馬奔騰的氣勢。上萬的高句麗烏骨兵硬是被他們打的到處亂跑,高句麗將軍慌亂過后,發現僅有千把騎來襲,倒也馬上穩住心神。
開始指揮調動。
前部已潰,好在人馬眾多,后面六七千騎還沒亂。
緩過神來的高句麗將軍調動兵馬,正面布陣阻擊,又派兵從兩翼包抄,準備把這千把狂妄唐騎給吃掉。
蓋牟城下,他們面對氣勢如宏的唐軍沒敢上去,但現在,打個落單的唐軍還不敢嗎?
步兵結起堅陣,長矛頭如林,后方弓箭手也密集攢射。
馬文舉等沖潰前軍,殺到陣前,沖不過去了。
雖然千騎營是禁軍精銳,可畢竟也只是一支輕騎,面對著密集的長矛陣和漫天箭雨,終究是數量太少了。
沖了幾輪都沒沖過去,在陣前留下了遍地尸體。
而高句麗人的輕騎從兩側迂回包抄過來,馬文舉等陷入包圍之中,只能奮力死戰。
李道宗這時也終于領著三千余部趕到。
“張總管,我與你一左一右,兩翼掩殺,先殺散他們的輕騎。”
李道宗迅速做出部署,兩人各率一千五百騎殺入戰場。
張君義看著已經陷入重圍的馬文舉,吐了口唾沫,“郡王何必救這弒君者?他剛才不是很狂妄嗎?”
李道宗面色不悅,“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那請郡王在此押陣,末將領兵去撕開口子,把弒君者救出來再說。郡王千金之軀,豈能輕易涉險。”
張君義勸說李道宗留下,自率兵馬殺過去。
張君義也是禁軍悍將,領著輕騎狂沖過去,對著高句麗人就是一頓亂砍。
眼看著就要撕開一道口子,把馬文舉救出來,結果后方馬蹄如雷,又一支高句麗騎兵趕到了,卻是后方的兵馬聞訊加速趕到。
張君義措不及防,本來正追著高句麗人砍,結果自己一下子陷入高句麗騎的反撲包圍之中,雙方數量懸差太大。
他也搞不清楚敵方又來了多少人,反正視線所及,盡是高句麗人馬旗幟。再看向那邊,馬文舉所部已經看不到影子了。
不知道是被殲滅了還是在戰斗中。
心中權衡了一下,張君義下令突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