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
安市城贏城山前的楊柳河已經結了層厚厚的冰,梁萬春站在城頭看著唐軍在破冰取水,不由的面露笑容。
“城主為何發笑?”
“今唐王傾全國之兵而來,其鋒不可擋,連下我高句麗數座大城,幸好如今氣溫大降,寒流已至,楊柳河面已結厚冰,那太子河封凍,渤海冰封也不久矣,此正是上天庇護我高句麗也。”
“我軍只要堅壁高壘,屯兵不戰,再分兵切斷其糧道,則唐軍求戰不能,糧草不繼,只能退兵,那時我們便可反敗為勝也。”
對于梁萬春的這種樂觀情緒,其余諸將卻都難以樂觀,實在是唐軍攻勢太猛了,建安、蓋牟、遼東三座大城瞬息而破,而通定、懷遠、玄菟、新城、白巖幾座要塞也被拿下,近來唐軍又連掃磨米、麥谷、銀山、白黃四城,前后已經丟失了十二座城池。
若加上早幾年前就被奪取的卑沙,整個遼東長城防線已經徹底失守了。
安市雖還在,可之前救援建安損兵四萬,如今城中幾萬人馬,也已經是朝不保夕。
尤其是他們不相信還會有人來援。
烏骨城來援的一萬人馬已經被唐軍殺退了,還能指望誰?
指望關鍵時候棄城而逃的淵蓋蘇文嗎?此人本就與他們不和,在之前更是曾經揮兵十萬來攻過安市,雙方這么惡劣的關系,豈能指望他?
安市城一片愁云慘淡。
“報,稟報城主,發現城外唐軍異動!”
“可是唐軍要開始攻城了?不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也,如此嚴寒天氣,唐軍就算兵多勢眾,也不利也,正好多殺傷他們。我安市尚有五萬人馬,就算李世民前來,也要崩掉他幾顆牙!”梁萬春心中一驚,面上卻還強裝鎮定,鼓舞眾將。
“報城主,唐軍不是來攻城,而是大部份兵馬拔營東去。”
高句麗諸將皆異。
“難道風雪大降,唐軍畏懼,要撤兵了?”
“或許是不敢強攻堅城,假意撤退,然后誘我們出城伏擊?”
諸將你一言我一語。
梁萬春望著城外的連綿唐營,一時也是心中猜測不定。
沒過多久,又有人來報。
說離營的唐軍兵分兩路,一路約兩萬往南而去,而且大量唐船也都順河而下,另外十余萬人則往東北方向去。
唐軍大營尚有三萬左右人馬。
“城主,要不抄了唐營?”
“不可,這定是唐人的陷阱,切不可輕舉妄動。”
“莫不是莫離支領援兵到了?”
“要不要出城夾擊?”
梁萬春對這些話語并不理會,現在他們困守城中,對外面的情報一無所知,哪敢輕舉妄動,之前就因為大意,誤信了建安城高文信的假情報,結果派了四萬人馬去增援,卻被半路伏擊,以致全軍覆沒,有此前車之鑒,梁萬春必須得小心謹慎應對。
“擇勇士趁天黑之后出城去打探情報,弄清情況再說!”
雖然城外唐營只剩下不多的人馬,可梁萬春不敢大意,萬一是計,他們這出城容易回來可就難了,若是再遇伏擊,那安市城可就真的守不住了。
這個時候寧可謹慎小心一些,也比輕舉妄動要強。
城外唐營。
長孫無忌卻正帶著留守的將領們在布置受降的帷帳等,還讓人殺豬宰羊準備酒食,以備凱旋將士們。
殺豬宰羊好不熱鬧。
不過雖然看似無防備,卻也只是外松內緊,長孫無忌也早令留守的數員悍將們引精兵全副武裝的埋伏于軍帳之中,就待安市城中高句麗軍殺來了。
雖兵只三萬,但只要對方敢出來,長孫無忌自信能殺他們個丟盔棄甲落花流水。
“沒動靜嗎?”
“沒有。”
“這梁萬春看來是個人物啊,居然如此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