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你這可下的無用功了,薛禮早已被圣人納入囊中了。”老程呵呵笑道。
“寶劍贈英雄嘛,名馬自當送猛將,我雖無赤兔,但亦有幾匹好馬,便送給薛將軍,愿薛將軍今后能更建新功。”
老程呵呵笑了兩聲。
“你說圣人的儀仗,金瓜密布,鐵斧齊排。方天畫戟成行,龍鳳繡旗作隊,其中既然藏著薛禮這等猛將,你說那些金瓜武士,鐵斧武士里是否也還有這等猛人?”
秦瑯點頭,“能選入北衙天子禁軍之列的,本就是精銳中的精銳,皆武賁之士也,藏龍臥虎,也實屬正常。”
其實軍中有本事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夠被發現,或者說得到機會的卻不多,薛禮也算是一個意外,他是既有本事,也恰好又遇到了當面表現給皇帝的機會,否則的話,正常升遷,也不可能有這樣青云直上的機會。
再一個,薛仁貴出身于河東薛氏,又是郡王之后這點很重要。
李世民雖說是個心胸開放的君王,但骨子里也有一點魏晉以來的風氣影響,比如說重門第,重婚婭,李世民就曾經在宴會上公然嘲諷自己出身寒門的大臣,說人家以前沒出身,搞的人家羞愧萬分。
所以薛仁貴的表現、本事、出身等都非常符合皇帝的喜歡,特別是人又長的高大英俊還年輕。
至于秦瑯表現出超一般的欣賞,則完全是因為他熟知薛仁貴歷史上的勇猛,尤其是受到了演義的影響,在唐代演義中,薛仁貴可是僅次于秦瓊的第二號大男主啊。
唐營上下,到處充斥著一股著興奮的情緒。
無他,所有人都認為安市之戰即將結束,大唐將取得無比輝煌的勝利,然后在渤海航線封凍前班師凱旋。
駐蹕山一戰,是整個御駕親征的**之戰。
如果說建安之戰、蓋牟之戰、遼東城之戰還稍顯僥幸,但駐蹕山之戰,就是大唐實力無比的明證,此戰過后,高句麗人的遼東長城,已經徹底崩潰。
僅剩下一個安市城,還有大小二百余山城堡寨,已經根本撐不起防御。
沒有了援兵的安市城,就幾萬敗兵,如何堅守?
雖然天氣已經一天比一天寒冷,河面上的冰層也一天比一天厚,可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沒有人能再擋住大唐的勝利的腳步。
秦瑯也絲毫不懷疑,雖然歷史上唐軍止步于安市城下,但今時不同往日,兩者間局勢完全不同了。
在皇帝欽令犒賞三軍,休假三天之后,唐軍再次開始了行動。
重新匯聚起來的唐軍把個安市城團團圍住。
面對著這座險要的山城,勸降既然無用,那便只有強攻硬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