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不由的大為驚訝,甚至想過是否調整一下征服策略,但秦瑯認為不用理會,尉遲恭的神機軍有一支專門的爆破隊伍,其中還配有工兵營,土木作業十分專業。
雖然挖了七天還沒有完成爆破,只是他們做事認真,而且為了保證一擊得手,是同時開展數條地道。
在挖地道的同時,也還明挖甬道,就是直接挖一條壕溝,邊挖邊在壕溝上蓋上木頂,木頂上再用生牛馬皮蒙住防火,這種甬道比地道還要方便,只是不夠隱秘,但用來干擾視線也還不錯。
而且只要成功挖到城墻下,一樣可以來個爆破。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李世民還是不肯換下那件單薄的袍子,因為太冷,所以現在李世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呆在營帳中烤火,出去巡視的時候,身上也帶上了秦瑯特制的水暖棉甲。
秦瑯在正常的棉甲里面再襯了一個牛皮的暖水夾層,穿之前灌好熱水,穿到身上就成為一件暖暖的馬甲,能夠管上一個時辰。
而布面鐵心的棉甲比一般的鎧甲更防寒,這件暖心的板甲極得皇帝的喜歡,李世民甚至拍板決定,要向嶺南大量采購棉花,然后由佛山軍器局的棉甲坊大量制造這種能夠防寒的布面鐵甲,做為將來遼東軍隊使用。
這種里面夾了棉片和鐵片,外面罩以布料縫制成的棉甲,比起傳統的鐵札甲,一來是穿戴方便的多,板甲做的如衣服一樣,只有幾大件,直接穿戴式的,比起鐵甲是綁扎式的,許多零碎部件綁扎配合方便的多。
再則遼東寒冷,鐵甲在冬天,尤其是大冷的時候,不僅穿戴不便,而且更凍人,但這種板甲就不同了,外面罩了布使的更保暖,接觸時也不凍,更別說里面做個內襯,外面再穿個罩袍的話就更舒適了。
搭配上火炕,唐軍完全不用再懼遼東的漫長寒冬。
“還要多久?”
李世民穿著暖心棉甲巡視戰場,對尉遲恭的進度不太滿意。
皇帝的這套棉甲獨此一套,內里用的棉甲不僅用料十足,而且夾的還是精鋼片,外面用布面罩住,再用銅釘泡釘住,內襯細牛皮還帶戎,再加上貼心的水暖設計,一整套也才三十來斤,相比起傳統的明光鎧輕便的多,而其防御性能絲毫不下降,甚至更強。
若是再罩個鎖子甲在里面,基本上已經有些刀槍不入了。
這款棉甲的頭盔上有個高高的鋼尖,這玩意跟個避雷針一樣,反正秦瑯當初設計的時候,幾乎就是把明末遼東軍的軍服給直接拿來用的。
“我們已經挖通了六條地道,再加三條甬道,都已經把爆破箱運抵到了城墻下,并修筑完成了爆破室了。”
“那還等什么?”李世民雖然不冷了,可也知道許多大唐將士們衣著單薄,在這寒風中還是很辛苦的。
他不欲再拖下去了。
“安市城中還有起碼五萬守軍,另外民壯數萬,合起來超十萬人,城中意志頑抗,太尉認為應當待后半夜時爆破城墻,然后趁夜攻入城中,這樣能夠避免更激烈的巷戰!”
后半夜正是一天最疲憊的時候,多數人也都在睡覺,這個時候如果爆破,確實能起到更突然的作用,而且黑夜里驚天震雷,也能更讓安市軍民惶恐,到時唐軍趁勢攻進去,能夠避免守軍激烈的反抗。
“好,那就依秦瑯之計,夜半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