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接替李大亮留下的空缺如何?以檢校中書令加尚書右仆射攝吏部尚書?”
皇帝躺在病榻之上,神情有些憔悴。
御醫正在為皇帝治療背瘡,就在御宴過后,天子準備啟程南下洛陽時,突然背生了一個瘡,這個瘡迅速惡化,腫大的如同一個鵝蛋般大,讓皇帝不得不暫停行程。
許敬宗請求為皇帝吮瘡。
皇帝拒絕了。
然后太子請求為天子吮瘡,皇帝欣慰的同意了。此時皇帝跟秦瑯在談話,太子就在那里為皇帝吮瘡中膿血,看的秦瑯都想吐。
太子為天子吮瘡,也是有典故的,當年西漢文帝也長過瘡,當時文帝最寵信的臣子鄧通便親自為文帝吮瘡血,不過據說文帝的瘡不是長在背上,而是痔瘡。文帝痛的鉆心,整天伏臥床上,寵臣鄧通在旁邊看的心疼,于是為文帝吮瘡,說來也奇怪,文帝居然還真就覺得疼痛大減。
后來文帝問鄧通,你說天下誰最愛我?鄧通說那自然是太子啊,這時正好太子進來問安,文帝便說你能為朕吮瘡太子可不能。太子沒法,只能也為皇帝吮瘡,但是嘴還沒碰到瘡口就惡心的吐了起來,文帝看了大為不滿。
后來文帝駕崩,太子即位是為漢景帝。景帝一直記恨著當年那事,便將鄧通奪職,并追奪了當年文帝賜予鄧通的銅山,抄沒他的所有家產,最后讓他餓死街頭了。
正因有這么一個典故,所以許敬宗表示要為皇帝允瘡后,太子只能親自上場以示對皇帝的孝順。
幸好李世民得的是背瘡不是痔瘡,否則估計許敬宗就徹底得罪太子了。
不過太子這一舉動,倒是讓李世民對兒子前嫌盡釋,能為父親吮瘡,這可是連當年景帝都不曾做到的事情。
秦瑯在一邊觀察皇帝的背瘡,這些天他也仔細觀察研究過皇帝這個突然長出來的瘡,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
李世民成了馬周的糖友,他也得糖尿病了,而且還挺嚴重,皇帝親征遼東,導致了病情加重,行軍之中,長出了這么一個背瘡。
歷史上長背瘡的名人很多,而且這病要了許多名人的命,比如項羽的亞父范增就是疽發背而死,再比如東漢三國時劉焉劉表兩人,都是疽發背而亡。
再比如曹操的千里駒曹休,再比如大明開國名將徐達,都是長瘡死的。
背瘡死亡率高,據說還是因為這時代治療感染這塊醫術不行。
反正李世民的這個瘡,使的行在一時萬分緊張。
連李世民都十分悲觀,心情沉重,認為自己已經時日無多,所以這些天,天天召見大臣,開始安排后事。
“臣以為可召申國公還朝,拜右仆射,入政事堂輔政。”
“那你呢?”皇帝問?
“臣這幾年編書著史還未完成,接下來與公主大婚后,想攜公主回到封地安心完成此事,順便生幾個孩子!”
李世民聽到秦瑯這話,也不由的愣住,這是什么話。
他都在托孤了,秦瑯卻這般回答。
“朕需要你輔佐承乾!”
“臣也略通醫理,知些醫術,臣觀圣人龍體,當是與馬公一樣患上了消渴癥,這背瘡是并發癥之一,只要圣人好好休養身體,戒酒戒糖,少油少鹽飲食,增加些運動鍛煉,那么這個病病還是能控制較好的,這個瘡注意清理,也會很快好轉,并不會有什么大礙的,陛下莫過于擔憂了。”
李世民聽了這話,并未怎么高興。
他總是想起范增曹休等這些得過背瘡而死的人,總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