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這個戰略得以成功,則大唐的河隴之地就不再有威脅,自然關中地區也就能夠更好發展。
同時控制西域,則絲綢之路的貿易也就更有保障,總之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當然,想要達成這個戰略,要走的路還很長。
只能先天山以南,再慢慢向北,因此西突厥還得保留,但西突厥的大汗必須得是由大唐冊封,并且必須得是忠誠于大唐的,如欲谷設這種白眼狼,必須發現一個就趁早干死一個。
等到什么時候天山以北也跟天山以南一樣實控在手,到時再如對東突厥一樣再徹底罷廢西突厥汗國便是了。
“東征、西征,兩線作戰,會不會有些危險?”
“所以需要控制節奏,兩線最好是各控制在五萬軍隊以內,以小規模戰斗為主,再輔以征召周邊蕃部蠻夷協從作戰,少打大戰,則后勤輜重補給等都要安全的多,零敲碎打。”秦瑯道。
皇帝長嘆一聲。
“你的這些見識本該留在中樞的,最好是專門負責這些事務的。”
“陛下的見識可比臣的這點眼光強多了,而且長孫公、房公等哪個不是老成謀國的能臣呢。”
“魏征最近又上了一道奏折,洋洋灑灑十萬言,朕看的眼都花了。”
“是不是反對東征西討?”
“嗯,他說朕如今越來越自大了,還說朕窮兵黷武,說大唐不該繼續東征,更不應當去西征,說焉耆、龜茲本無罪,還說欲谷設既然已成西突厥之首,那大唐就應當冊封其為可汗,如此一道旨意可免十萬兵,何樂不為?”
大唐這些年的擴張確實很厲害,反正四面擴張無休無止,老魏說皇帝窮兵黷武倒也沒什么錯,但大唐控制的節奏很好。
對外擴張當然不只是為了皇帝個人的武功名聲,更多的是如今朝廷的整個制度導向下,新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全面推動形成的。
軍功武人集團們樂于打仗,因為這樣能升遷有功勛。而國中其它的士族豪強們甚至也支持打仗,則是因為擴張能搶地盤奪土地,在不抑兼并的情況下,他們對土地擴張十分渴望。
商人地主們也支持打仗,因為他們的莊園、礦場、工坊需要大量的工人,尤其是奴隸,只有對外擴張征服,才會有更多廉價的奴隸、勞力進來。
當整個上層階級,整個當權利益集團都支持擴張時,如魏征這樣的宰相,雖然苦口婆心的勸諫說不應當這樣,可誰又會聽呢?
畢竟現在大家都享受著擴張的紅利好處,卻并沒有遭受到什么損失,那誰還會聽的進去,愿意主動停下來?
李世民都做不到,更別提其它人了。
反正秦瑯也是同意對外擴張的,有機會打別人你不打,難道還要等到你沒能力時別人過來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