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現在都還長滿了草,只能放羊養牛和牧豬。
告別老黃,乘上秦家的大寶船,秦瑯開始從新金山返航,這次航線是先南下舊金山港,在那里再前往瓊州島的振州三丫,然后再航回太平港。
整個航程大約是五天時間。
船入舊金山,這里也已經矗立起高高的夯土城墻,舊金山城也有了城墻,河畔高大的風車引水驅動著水錘,正在日夜不斷的鑄造錢幣,從朝廷的開元金幣到開元銀幣再到開元銅錢,完全一模一樣的仿照,甚至連用料成色都是一致,而且成品也以假亂真,或者說根本就是真的。
因為除了不是朝廷錢監鑄的錢,其它方面并無半點不同。
秦島開始利用手里的頭開采的金銀銅料,直接鑄幣,是秦瑯的決定,但他沒打算鑄假幣。鑄幣一來是為了島上的流通方便,人員越來越多,貨幣需求也越來越大。
但朝廷有禁金銀和錢出海的政策,平時也只能有少量夾帶出來,并不能滿足如今的需求。
之前秦瑯用秦家太平錢莊的票號來流通,可這些終究只是些紙,不是真金白銀,尤其是在海外,還是會有些影響。
再者,秦家在島上采金,也能采到不少伴生的銀和銅等,既然有材料自己也并不是沒技術,那鑄錢就不是問題,何況鑄錢還有利可圖呢,畢竟朝廷的金銀幣并不是足量的,而是紋銀紋金,也就是按面值流通。
一枚標準的開元通寶銅錢,采用銅鉛錫合鑄,含銅約百分之六十八,一貫錢用銅四斤三兩,一斤銅料一百六十錢,鑄錢除去人工,銅鉛錫的料錢,鑄一貫錢約為七百五十錢。但之前朝廷鑄幣,多在銅礦所在地設錢爐,人工成本較高,且還有很高運輸成本,導致最后往往鑄一千錢,可能本錢加起來也差不多,甚至有的偏遠的錢監鑄出來的錢,還虧本了。
當然,舊金山秦家鑄造廠的技術更加先進,基本上能夠保證一成以上的鑄幣純利,這是相當驚人的。
金銀幣都有不小的鑄幣利潤,金開元一般是含金九成,而銀開元含銀八成,金幣還摻有銀等金屬,銀幣也還含有銅等金屬,朝廷掌握著鑄幣權,所以牢牢的控制著鑄幣的成本和利潤。
這還是大唐十分忠厚的情況下了,開元通寶的銅錢非常好,一斤重六斤四兩,遠超以往的五銖肉好,更別說漢以來的那些偽劣薄幣白錢等。
所以秦瑯根本無須造劣幣,銅錢就也能獲得超過百分之十的鑄幣利潤。金銀幣也如此,朝廷通過標定面值,以及控制金銀原料成色,保證不菲的鑄幣稅。
所以這些年,大唐已經嚴禁鑄私錢了,這在開國初武德時曾是放開過的,朝廷有官方錢監,但也允許一些私人鑄錢,只要鑄錢標準達到官方標準就許入市流通,當初這樣做也是因為市場錢荒,大量偽幣私錢橫行,朝廷鑄的開元通寶用料足成色好,但因銅料有限以及運輸、鑄造費料費工,導致一年也就只能鑄造個二三十萬貫錢出來,而這些好錢一出來,還往往被商人和百姓給收藏,甚至偷偷的融掉做銅器,或轉身拿去做假錢。
市場上極度缺錢,導致經濟更加艱難,劣幣更加橫行,最后朝廷也只能允許私人鑄幣,以求能增加市場貨幣量了。
但到了貞觀改革后,朝廷統一四海,經濟恢復,工商興盛后,不僅是銅礦開采量大增,而且通過打擊佛道、銅禁,以及銅料進口等政策,朝廷手里有了充足的銅錢來源,加上鑄幣技術上的革新,這就使的朝廷從原來沒銅鑄幣,甚至鑄幣還虧錢的情況,變成了鑄幣有利可圖,而且還利益不小。
高達一成多的銅錢鑄幣利潤,朝廷當然不可能再放給私人,于是開始全面打擊私鑄和假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