媵之后是側室,側室一般是良家女子嫁為妾,雖為妾亦為良人,不與婢妓等同。大唐律法就嚴格規定,良賤不婚,就是良人不能跟賤人結婚,但可以買為妾侍。同時呢,妾侍不能成為妻,就算妻子死了,再寵的妾也沒資格為妻,違反的話就是干犯律法,是無效且要受嚴重懲罰的。
當然,妾比婢高,婢就算被幸,也不能為妾。
通房侍寢的婢,往往稱為婢妾,但正式身份依然是婢,是可以被買賣的。
婢之下,則還有伎,一家豪門大戶,家中就養有家伎,這些家伎就不僅是服侍主人,還要用來待客。
因此,豪門之家,后院女人的地位排序,就是妻、媵、妾、婢、伎。
比如說玉簫原是長安有名的女校書,賣藝不賣身的紅婠人,后來秦瑯給她轉身從良,納為妾,再后來她給秦瑯生下了兒子,便是庶出子。然后因為秦瑯得皇帝寵信,又屢立大功,故其庶子亦被推恩封爵。
然后朝廷給秦俊的生母玉簫也授封誥命,玉簫有了正式的外命婦品級,當然身份也就尊貴了,于是也成為媵。
朝廷對貴族官員的媵是有嚴格數量規定的,相應品級可有相應數量媵,秦瑯的媵很多,因為他地位高,得皇帝寵。
他之前的五個兒子皆得公侯之爵位,且得世封刺史之位,因此五個庶子的妾侍母親,也皆得誥封,盡為媵。
而如吐谷渾公主、兩位乙弗部王女,還有拂菻公主等,也因原本身份尊貴,得朝廷授予媵和誥命。
而沒有誥命的則依然是妾,原是奴婢身份的則是婢妾,歌伎舞姬出身的則是伎妾。
“三郎,奴打算給府中上下都漲月錢,從三郎開始。”
“我不需要啊。”
“三郎是一家之主,當然得要,我想好了,一月一千二百貫好了。”
“這都相當于一個中產之家的財產了,太多了吧?”
“不多的,咱們家大業大,三郎肯定也開銷大,就先定這個數,若用度不足,再額外支取便是。”
“東府崔娘子那邊,按月孝敬一千貫。”
秦瑯想不到她居然還想到齊國公府那邊去了,崔氏是秦瓊續弦,兩邊本來早分家,如今又不在一起,所以之前也只是年節孝敬,并不會說特意給那邊一份月錢。但公主卻還想到那邊去,一月一千貫,一年就是一萬二千貫,這筆錢可不少。
但公主說那邊雖不缺錢,但這畢竟是晚輩的心意。
“三郎的諸位兄弟姐妹們,只要是沒有成家的,也應當給一份月錢,小郎每月六百貫,小娘每月五百貫如何?”
秦珣如今繼承齊國公爵位,也迎接了長孫無忌的女兒,而老四秦理娶了長公主駙馬馮少師的女兒,老六則娶了武士彟的女兒都已成親,但還有三個年少弟弟未成親,一眾妹妹中,嫡出的五娘是嫁入東宮為太子良娣,其余的幾個成年的也都是與勛戚名門聯姻了,也還有幾個沒成家的。
“東府的那些姨娘們,媵給六百貫,妾侍給五百貫、婢妾給四百貫、伎妾給三百貫,三郎覺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