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
進入牙城。
秦瑯先把皇帝的詔敕請了出來,跟大家宣讀了一遍。
“從現在開始,這里就不是什么化外之地,而是屬于大唐疆域了,這里是圣人賞賜給秦家的世封領地,當然也是大家的共同的。我秦瑯從來不是什么小氣的人,兄弟伙一起并肩戰斗,同甘苦自然也共富貴。”
秦瑯又拿出一卷冊子,卻是推恩分封令。
上面的部分名單是之前已經擬好,并分授土地的那批人,主要還是島上的這些管事掌柜、保安隊頭等,后面新添的名單,主要是武安府秦家舊家臣們,他們也正趕來。
“呂宋都督府推恩分封,分為八階十六等,置朝議、通議、朝請、朝散、給事、承奉、儒林、文林八郎;武騎、屯騎、驍騎、游騎、飛騎、旅騎、云騎、羽騎八尉,其品階正六品以下,從九品以上。
上階為郎,下階為尉,合稱為八郎八尉。
正六品上朝議郎,正六品下武騎尉,從九品上文林郎,從九品下羽騎尉。
八階十六等,推恩授予封號,最高的朝議郎可獲一萬畝土地,最低的羽騎尉授五百畝地。獲得授封的皆為秦家家臣,不僅能得到這份封地,還可獲得封地上三分之一的稅收收益,實際還要扣除上繳給朝廷的三分之一,因此到手稅賦的九分之二。
封號和田地都是可世襲的。
不過權力和義務也是對等的,成為秦家封臣后,相應的封臣,還得承擔相應的義務。比如所有封臣都有自備武器裝備、保證訓練,隨時接受家主征召從征的義務。
一個最低的羽騎尉,只需要提供一個騎兵和四個步兵的兵力,包括提供五人的全套裝備和糧草,保證訓練等。一名文林郎,則要提供兩名騎兵和六個步兵的兵力。
最高的朝議郎,要提供的是三十個騎兵和七十個步兵的兵力。武騎尉要提供二十個騎兵和六十個步兵的兵力。
一個騎兵得配備一匹戰馬一匹備馬,然后是長矛、騎弓、橫刀、鞭、盾,以及一套鎧甲一套備甲。步兵也得裝備兩桿長矛兩把弓一把刀一面盾牌,一套步甲一套備甲,還要再加上一匹負責馱運的騾馬。
基本上,跟府兵要自備的裝備一樣。
而且秦家要每年兩次校閱封臣武裝,檢校并演習,如果不能配備該有的裝備,或戰士騎射等技能不達標,是要被處罰的,嚴重者剝奪封號沒收封地。
而如果呂宋島上的百姓,能夠有五百畝以上的土地,以及一千貫以上的流動資產,并且擁有足夠的騎射本領,以及能置辦的起全套的騎兵或是步兵裝備的,且年紀在二十以上四十以下的,都可以申請成為武士。
一旦檢驗合格,則會被授予武士頭銜,成為呂宋秦家的親兵,成為武士后,能夠獲得二百畝地的終身佃租權,就算戰死也由其妻子或兒女繼承,保證最少二十年的佃租權。
武士身份終身,不世襲,但也擁有一些如見官不跪,受審不用刑,可納妾蓄奴,子孫入縣學等權力。
武士如果立下功勞,達到授封資格,也能授封成為家臣,獲得土地等。
武士子弟也可以獲得優先的點選之權。
相比起之前在武安府時的家臣分封制度,這次的更復雜一些,也更規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