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趁著晨霧在下游渡河,由最年輕勇猛戰士組成的前鋒率先發起了進攻。
他們被騷擾了一晚上,現在迫切的想要發泄心中的怒火。
年輕的戰士提著盾牌,舉著長矛撲了上來。
唐營一直靜悄悄的。
等他們沖到了百步內,依然沒有動靜。
八十步。
六十步。
五十步。
晨霧茫茫,土人戰士的身形完全隱藏在其間。
存恩早已經全副武裝,其實身上的棉甲晚天晚上就沒有解下過,帶甲而眠,枕戈待旦。
雖然白霧掩藏了土人的身形,不過經驗豐富的軍官們還是通過聽地準確的判斷出敵人的距離。
一連串的慘叫聲,突然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存恩嘴角揚起。
這定是土人踩到了他們昨天撒下在牛車陣外的鐵蒺藜了,這些玩意雖小,但作用卻很大。
數寸長的鐵蒺藜每個都有四個釘腳,隨便往地上一扔,也必然有一個釘朝上,中間還有孔,既可成串的扔灑布置,也可以單個的拋灑。
東西雖小,但阻滯殺傷力卻不小。
講武堂練兵,就很重視鐵蒺藜,扎營立寨布陣的時候,一般都會用上鐵蒺藜和拒馬等,甚至鐵蒺藜還分出了詳細種類,比如可布設在水中的鐵菱角,聯綴于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蹄,在刺上涂毒藥的鬼箭等。
他們的牛車上可裝了許多這玩意,昨天早已經把牛車陣前幾十步外灑滿了這玩意,連牛車底都灑了,以防止他們到時從車底下爬進來。
此時,蒺藜終于見效了。
迷霧給土人提供了隱蔽幫助,卻也讓他們沒能及時發現地上的鐵蒺藜。許多打著赤腳的土人一腳下去,整個腳掌都被刺穿了。劇烈的疼痛讓他們發出了慘叫,而更多的土人也紛紛中著,一時慘叫連連。
一些幸運的家伙終于沖到了車陣前。
而下一刻,他們就被擋在了拒馬墻和牛車陣外。
“嘀!”
鐵哨聲四起。
部署在車陣后的弓弩手們,開始對著被擋在二十步外的土人射擊,二十步的距離,對于弓弩手們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射程。
而且因為鐵蒺藜、拒馬的遲滯阻攔,使的土人密集的擠在那里,弓弩手們幾乎都不用瞄準,直接射也能箭無虛發。
存恩把弓弩手分成了兩輪,一輪進攻一輪休息。進攻的那輪也分為三陣,一輪射,一輪上弦,一輪準備,保證火力不間斷的持續打擊。
沖在最前的土人被擋在拒馬槍陣外,后面的土人卻根本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么,迷霧蒙住了他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