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宮禁中,中書內省。
中書令許敬宗一回到省內,便立即讓人把中書舍人來濟、李義府召來。
李義府客氣的讓來濟在前,自己落后兩步,客氣稱來濟為閣老。兩人雖同為中書舍人,但來濟還兼吏部侍郎加崇賢館學士,而李義府是新進中書省為舍人,兼崇賢館直學士。省內六名草擬外制的中書舍人中,來濟雖然年紀非最長,但卻負責本省雜事,因此與中書令、侍中等一樣,也被稱為閣老,這可非同一般。
許敬宗公房外,早有堂后吏笑臉相迎,幫他們報名開門。
“坐。”
許敬宗起身相迎,招呼二人坐下。
李義府搶著沖茶,泡好沖,恭敬的給許敬宗先遞了一杯,再給來濟端了一杯,最后許敬宗又招呼他坐下,他才半邊屁股挨著坐下。
“不知許相叫我們來是何事?”
中書省和門下省一樣,都在宮中還有一個內省,這是因為中書和門下兩省比較特殊,屬于朝廷的決策審議機關,為了便于皇帝與大臣商議,于是在宮中設于內省,主要官員平時就在內省辦公,方便皇帝召對。
另在宮外皇城內,也依然還設有外省。
政事堂最早設在門下省,便于在宰相們決策審議,后來秦瑯主張遷到了中書省,于是門下省排名便在中書之后。
雖說如今三省實際職能,遠不比從前了,隋文帝開啟的三省六部制度,其實也早變了樣,如今實際上應當是政事堂總決策,中書門下兩省反成了政事堂的附屬,至于尚書省更是地位一落千丈,淪為純粹的行政機構。
以前三高官官為宰相,后來三省的侍郎、仆射等次官也可以他銜拜相,再到后來,只要皇帝愿意,便可以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參加政事、參預朝政、參與機密等名義拜相。
所以大理寺卿、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乃至散騎常侍等各種官職,在不在三省內,都不影響拜相。
故此三省六部核心的中樞制度早就變樣了。
皇帝的權力早超過從前,政事堂完全凌駕于三省之上,但宰相班子的擴大化,也帶來了宰相權力的削弱。
中書令名為政事堂之首,實際上自從皇帝設立了政事筆,并搞出宰相輪值政事筆之后,中書令其實也空有首相之名了。
三省實際上變成了兩省,中書和門下現在經常并稱,有合流趨勢,甚至尚書省也有合流的趨勢。
三省雖在,卻已經不再是朝廷最高權力機構了。
“剛才在宮里議事,太子提到魏公的那塊外世封地呂宋府,關于魏公的呂宋都督府領地,你們了解多少?”許敬宗捧著茶杯動作優雅,說話不急不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