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山后,軍隊撤離。
結骨部置堅昆都督府、都波部置唐麓都督府、拔悉密部置新黎都督府。
然后以葛邏祿三姓置陰山、大漠、玄池以及金附州、狼山五都督府,加上巨闕、燭龍、居延州等諸都督府,此戰過后,漠北西起金山(阿爾泰山),東至大鮮卑山(大興安嶺),北越小海(貝加爾湖),南抵大漠,形成了三十六都督府,二百余州,七百余縣的格局,皆隸于鎮北大都督府。
至是漠北皆平。
皇帝也稱此為頒惠天隅,曜威云朔。收其瀚海,盡入提封,解其辮發,并垂冠帶。
蘇定方、李道宗、高侃、薛仁貴、蕭嗣業等俱論功加封。
李道宗班師還朝,并帶上了數千漠北諸都督、刺史等子弟同行,他們前往中原京都,將在那里留學,或入國子監讀書,或入禁軍侍衛,以表忠心。
蘇定方晉封國公,接下來一直只忙一件事情,就是把漠北三十六都督府和二百余個州,用驛道連接起來,并沿途設立驛站,并接通中原,讓漠北與大唐中原連接更加緊密。
同時通過這驛路,讓中原與漠北的貿易更加繁榮。
蘇定方曾寫信給秦瑯,請教如何更好治理漠北,秦瑯有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漠北草原游牧民族,戰斗力最強的時候,便是他們受災的時候,災情越重,他們越兇悍。簡單的說,游牧民越窮,他們越猛。
如果他們生活富足了,他們戰斗力就虛弱了。
通過分界分封,加上貿易往來,漠北的游牧民族會不斷的失去戰斗力的,只要按著現在的政策堅定不移的推行統治下去,漠北不會再是威脅。
只要盯著那些敢越界敢冒頭的野心者,一有苗頭就立即毫不留情的打壓,就可無憂了。
驛路越修越長,三十六都督府都已經聯通,現在正要聯通所有的二百余州,將來還要聯通到七百多個縣以及更多的鄉去。
如今隨著這些驛站,源源不斷的中原商貨正北上。
茶葉、鹽糖酒,絲綢、瓷器,甚至各種鐵器,還有許多儒生、僧侶、道士不斷前來,他們得到朝廷的支持,在這邊講經傳法,說服那些部落首領貴族們,讓他們支持資助建立寺廟、書院、道觀。
說服游牧民們信仰自己。
蘇定方與諸府州的首領們盟會達成協議,約定關稅,所有中原北上的貨物,禁止諸府州征收過稅,也就是關稅,關稅僅大都督府有權征收,稅率為每千錢算二十,實際為百分之二。
所有進入漠北的中原商貨,只征一次。
這筆稅由大都督府征收,然后三分之一上繳國庫,三分之一留大都督府,另外三分之一,再分為兩部份,一半用做每年驛道、盟會的開支,另一半則拿來分給諸府州。三十六個府,二百多個州都有份。
大都督府征,大都督府分,其它府州無權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