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上下人人都喜歡唐貨,可問題是現在越來越買不起了,甚至已經有人提出要禁海禁貿易,他們擔心再這樣貿易下去,到時倭國金山銀山銅山都要開挖光了,國家和百姓都要窮困,所有的財富都要讓唐人賺走。
所以只能禁海禁商。
但中臣鐮足等都認為,禁海禁商只能算是一種最沒辦法的辦法,要想發展,還得貿易。尤其是現在的這種唐倭貿易,為倭國朝廷其實是帶來了巨大的稅收的。
倭國現在對香料、茶葉等各種奢侈商品,都征收重稅。
比如說一擔綠茶原本是二十貫錢,倭國直接就加征五十貫一擔的關稅,其它的絲綢啊糖、酒、紙等等都是如此。
重稅。
另一方面,倭國現在經濟主要靠采礦,采礦也征收重課,采出來就要征兩成礦課。然后出口的時候,還要再征一筆重稅。
再加上貿易興起的諸港里的工商業,征收的各種市稅交易稅等,為倭國帶來了重要的財政收入,可以說,倭國現在財政就靠著學大唐征收的鹽酒茶礦糖等專稅,加上關稅、工商稅這些了。
若是禁海,估計倭國財政馬上就要破產,改革也就難以繼續下去了。
更別說,現在倭國搞貿易,挖礦這些賺錢的,也都是王室和那些貴族豪族們,誰舍的這筆豐厚的收入?
一旦禁海,到時礦挖出來賣給誰?
現在百姓還能賣點海帶菜啊、鹽魚啊之類的土產出去,禁海后這些也是賣不出去的。
秦俊并不同意到倭國來建鑄幣廠,更別說跟倭人合資建廠了,但也沒把話說死,只說回呂宋后會跟父親稟報此事。
他還是提出多建礦場。
不僅是銅礦,金銀礦,以及鐵礦、硫磺、鉛、錫等,反正是礦都可以采,還是老法子,秦家出技術出本錢,倭國出礦出人,大家合伙開采,有錢一起賺。
中臣鐮足提出新的合作方案,以后開采的所有礦都可以賣給秦家,但是秦家得用銅錢購買付款,不能再跟之前一樣,用其它唐貨抵。
秦俊似乎早料到會有此事。
“以往我們從中原運來唐貨,到倭國再換購回礦料,船一來一回剛好,如果現在要我們付現錢換礦料,那我們可就損失了一次交易啊。”
“希望公子能夠見諒,我們也是沒有辦法。”
秦俊故意沉吟了一會。
“其實倒也不是不行,我呢提個建議吧,如今大唐來倭經商的人越來越多,你們看是不是應當允許我們秦家在倭國設立錢莊票號呢?如果允許的話,你也知道我們秦家經營的錢莊票號可是非常有經驗的,資本也是非常雄厚。”
“只要讓我們在倭國設立錢莊票號,以后我們就會有專門的寶船定期運錢過來補充,這樣以后商人們也不用自己費力運貨又運錢來了,當然,我們若是在倭國開設錢莊票號后,不僅可以經營匯兌業務,也可以經營儲蓄和放貸借款業務的。”
中臣鐮足等人相互對視,眼神交流了好一會。
“這事我們會向世子稟報的。”
中臣鐮足起身,請秦俊等前往太宰府,說世子已經掃榻相迎翹首以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