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兼尚儀局的司籍,而武媚則兼尚宮局的司記,尚宮局掌導引中宮,凡六尚書物出納文籍,皆印署之,司記就是掌印的。
整體來說,后宮的這六尚其實也相當于一個小衙門,類似朝廷的六部,六尚局下也各有四司,如同朝廷的二十四司。
相比起徐惠入宮沒多久,就以才情打動皇帝,很快得到寵幸,并升為九嬪之充容,正二品。
武媚入宮后卻沒這么好運氣,或者說武媚入宮后并沒有刻意主動的去奉迎討好皇帝,所以入宮轉眼八年,依然還是位才人。
只是在尚宮局倒是做的越來越好,如今已經接替了退休的老尚宮,成了為尚宮局的兩位尚宮之一,雖然還只是排第二,可另一位年老,實際上尚宮局事務基本上是由她負責。
大唐制度,后宮有六尚一司,殿中省也還有個六尚局,殿中省的是尚食局、尚藥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輦局六局,而后宮的是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六局。
殿中省主掌天子服御,主要還是外朝事,且多以士人管理,兼用宦官。
不同女官六尚,專管內宮。
在后宮女官中,權最大的莫過于尚宮和宮正這兩職,尚宮類似于司禮監掌印太監,反正宮中事務都要經過她們用印,文書賬簿也都歸她們管,連宣傳啟奏這些也是經她們之手。
而宮正,則負責的是戒令、糾禁、謫罰之事。
一個掌印,一個掌罰。
做為皇帝后宮的女官,尤其是如尚宮、宮正這樣握有實權的女官,就算是身份尊貴的嬪妃、皇子、公主們,一般也會對她們十分客氣,一些年幼的皇子公主甚至還要向她們行禮拜見,而外命婦們就更不用說,一般哪怕是王妃、國公夫人等見了,也會主動請安見禮。
徐惠與武媚的關系不錯,當年同一批入宮,私下關系不錯。
“姐姐剛才在發呆,連我來了也沒發現,究竟在想什么呢?”
武媚微微一笑。
想什么呢,其實也只是剛才看到一則與他有關的消息,于是便不免浮想聯翩走神了。雖然時隔多年,可武媚的心中卻始終忘不掉那個人。
對于皇帝,武媚是尊敬甚至崇拜的,但卻并沒有其它的感情。尤其是入了宮,經常能夠見到皇帝后,她便發現皇帝也并不全是如民間傳說的那樣神武圣明,這位皇帝有時也會有粗魯甚至兇悍的時候。
尤其是這幾年,皇帝性格越來越暴躁,后宮中經常有人被皇帝下旨杖殺,整日服藥煉丹,躲在宮中不出的皇帝,經常形像狼籍,武媚的心中甚至有對這位天子的暗暗鄙夷。
徐惠由才人升為充容,但又如何,這么些年了,也沒見她懷上過。
而且做為尚宮,武媚很清楚的知道一些外面不知道的宮中秘密,比如天子已經有十年都沒有讓后宮再添過一個子嗣了。
沒有一個后宮懷孕過。
天子也很少再臨幸嬪妃,雖然偶爾也還是會照例宣嬪妃進御,但武媚很清楚,皇帝早就不行了。
所謂的天可汗,如今其實不過是個糟老頭子,還差點到五十歲,但除去那些光環,他真的連個普通老頭都不如了,反正武媚就看不上這個糟老頭子。
而那個糟老太子似乎也瞧不上武媚。
在那糟糕的天可汗形像對比下,反倒是她腦海中多年前印下的那個人,這些年卻越發的清晰起來,甚至越來越生動。
武媚早就患上了單相思的病,每每聽到關于他的消息,總會讓她平靜無波的心再起波瀾,甚至能讓她夜不能眠。
大唐后宮制度,宮女們是年年采選,一般選清白人家的女子送入宮中,經過教導培訓后,分配到各處做事,有一個相對龐大的宮人群體。
但為了避免如以前朝代那樣,讓那些年輕的女子們在宮中服役一輩子,甚至獨孤終老,所以早在很多年前,就開始實行了恩賜出宮制度。
一般來說,選十五六歲左右女子入宮,在宮中做事滿五年,如果沒有升任女官或被臨幸的話,就會恩放出宮,或由天子、皇后開恩將她們許配給禁軍將士,或是賜給諸王或是勛戚高官們為妾。
若是自愿回家鄉的,也開恩送還家,還會賜給一筆錢,她們若婚配,宮中還會出一筆陪嫁。
在這個制度下,可以說以往宮人的那種怨氣基本上沒什么了。
反正出路多了,選擇也多了,不會如以前,如果沒被臨幸或沒當上女官,可能就在宮里當一輩子洗衣女什么的,老了連個兒女都沒有,甚至一輩子都沒有過男子,只能悲慘的跟宦官結伴對食,做對假夫妻之類的。
不過相比起宮人,女官一般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