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李世民危機關頭,向李淵告密說建成和元吉跟后宮私通,李淵的態度可是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去通知宰相以及刑部尚書、大理寺卿等重臣,要他們第二天入宮,然后與建成、元吉、李世民等當堂對質的。
可李世民發現了這樁丑事,甚至已經親自證實了之后,卻還一直隱忍不發,這說明什么?
說明李世民心里,仍然并沒有做好要廢承乾的打算。
否則的話,他絕對不會容忍,只會立即處置。
就如歷史上,康麻子的太子跟自己的嬪妃私通,被他親自撞碰,但最后康麻子卻反而為太子摭掩,就是當時的康麻子并沒有打算廢掉太子。
李世民是一個合格且優秀的帝王,所以他做每件事情都必須先考慮清楚后果。
廢掉承乾,皇帝該立誰?
李泰先前被貶黜,李泰的支持者也盡被打殺貶謫,不可能再立李泰。
不立李泰,那只有最后一個嫡子李治最有資格,可李治毫無根基,至于李恪,雖有賢名,但是庶子,這些年也被李世民狠狠打壓過。
若是李世民身體還好,他或許就會立馬廢了承乾了,他可以好好再培養李治,但他已經不行了,也許今年都撐不過去,這種時候廢掉根基穩固羽翼已豐的承乾,會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而且就算廢成功了,他死后,又如何保證李治能穩固的了皇位?
天下會不會因此大亂?
這些都是李世民必須考慮的問題。
對承乾再多的不滿,也必須得以大唐王朝的長遠利益為重。
皇帝的行為,已經透露出了他的想法,所以秦瑯一推算后,便已經知道皇帝其實已經做了選擇。
他并沒有更好的選擇,所以雖不滿承乾,卻也別無選擇了,可這個時候依然說這樣的話出來,秦瑯覺得這是皇帝在挖坑。
承乾和秦瑯的關系不睦,這幾年其實好多人都知道。
兩人從親密的師生,到如今的疏遠,甚至承乾早就向皇帝表露過他對秦瑯的極度不滿。
而秦瑯肯定也比別人更清楚這些。
因此李世民今天特意跟秦瑯說這些,未必是要尋求秦瑯的支持廢承乾,而是想知道秦瑯是不是仍然還支持承乾。
如果秦瑯此時順著皇帝的話說要廢承乾,另立其它皇子,不管是支持立誰,只怕今天秦瑯都未必出的去了。
對李世民來說,他馬上就要死了,所以已經折騰不起了,大唐也在這個關鍵時候折騰不起。
必須得保證皇位的順利傳承。
承乾的地位不能有絲毫的動搖。
秦瑯是他選定的新朝顧命輔佐大臣,這樣的臣子必須得態度堅定,如果秦瑯有半絲的猶豫動搖,李世民決不能讓秦瑯再留在這個輔政班子里,甚至若是秦瑯真想趁機把承乾拉下馬的話,說不得李世民要痛下殺手。
當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公然給秦瑯加什么謀反判逆之罪,但要殺一個人有很多種手段,比如說下毒等,到時來個暴斃或者打獵墜馬,游湖落船等都是可以的,雖然會有些麻煩,但只要下定決心,總比留著危及大唐社稷強。